试论微课资源对提高画图解决行程问题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苏柱光
[导读] 在小学中高年级段的数学教学中,行程问题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面对条件复杂的行程问题,很多小学生往往束手无策,大脑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用画图来帮助小学生解决行程问题,就成为了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微课资源对提高画图解决行程问题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讨论。

苏柱光    广西梧州市藤县藤城中心校  543399
【摘要】在小学中高年级段的数学教学中,行程问题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面对条件复杂的行程问题,很多小学生往往束手无策,大脑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用画图来帮助小学生解决行程问题,就成为了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微课资源对提高画图解决行程问题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资源;行程问题;兴趣;演示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77-01

        接下来,本文将在分析微课资源及其特点的基础上,从激发学生画图解决行程问题的兴趣,丰富画图解决行程问题教学的手段,演示画图解决行程问题的过程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利用微课资源提高画图解决行程问题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展开研究讨论。
        一、关于微课资源及其特点的分析
        所谓微课就是短暂、微小的课程,微课资源就是组成微课的各种元素、资源的统称,是基于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互联网为基础的,其核心内容就是教学的视频小片段。微课资源是在传统视频课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涉及到教学课件课例、教学设计反思、测试练习、课程总结等多个方面。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当前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被运用。
        微课资源具有十分明显的自身特点。一是时间短暂。微课设计的时间长度大多都在几分钟左右,所占用的课堂时间较短,往往被称为微课例。二是内容针对性强。微课资源教学,一般都是围绕教学中一个议题或知识点进行设计,或者是反映教学中某一环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学主题突出,内容相对集中。三是灵活性强。微课由于短小精湛,在教学中使用也比较灵活和方便,可以融入课前、课中、课后各个阶段,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四是趣味性十足。微课资源的设计借助了视频、图像、音乐、解说等多种技术手段,可以生动形象的展示知识内容,具有十足的趣味性,能够渲染教学气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微课资源对提高画图解决行程问题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激发学生画图解决行程问题的兴趣
        数学这门课程本身就有较强的抽象性,很多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解决行程问题需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参与解决行程问题的兴趣,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其中画图解决行程问题,是比较有效和直接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大多都是借助板书进行画图,然后给学生讲解分析。然而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一定直观性,但是仍然是一种静态的呈现方式。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主要还是依托黑板上的图形进行口头讲解,比较乏味,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用不大。而微课资源集合了动画、视频、图像都多种优势元素,在小学数学画图解决行程问题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微课资源,可以把画图解决行程问题用视频、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让行程问题的演变过程由静变动,帮助学生清晰直接的观察问题所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行程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借助微课资源先呈现出行程问题的已知条件,然后再用微课动画的形式把行程问题的画图过程演示出来,同时搭配上文字解说。


这样,学生们就能直接观察行程问题中的出发时间、行驶方向等关键节点,准确把握题意,更好的解决行程问题。
        (二)丰富画图解决行程问题教学的手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行程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在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目。行程问题一般都是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主要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解决这类问题必须要弄明白速度、时间、路程、方向等条件,理清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再根据问题规律解答。如,同时同地相背而行的问题,同时相向而行的问题,同时同向而行的问题,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的问题等。画图是解决行程问题教学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而通过运用微课资源,能更加有效帮助学生解答心中疑惑,丰富画图解决行程问题教学的手段,促进画图解决行程问题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与此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微课资源针对性强、短小精湛的特点,围绕典型的数学行程问题展开画图研究分析,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去解决问题。
        比如,有这样一道小学数学行程问题:小张和小李在环形跑道上跑步,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张的速度是4米/秒,小李的速度是6米/秒,经过40秒两人相遇。环形跑道长多少米?如果两个人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向相同的方向跑,经过多长时间他们能相遇?在解决这个行程问题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借助微课资源,将题目中的含义以动态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清其中条件,列出算式,并最终正确解答。
        (三)演示画图解决行程问题的过程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行程问题之所以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问题中描述过于抽象,条件过于复杂。很容易造成学生判断困难或错误,因此不能选择正确公式和解法,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升。在小学数学画图解决行程问题教学中,通过借助微课资源,可以用视频、动画、图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已知条件基础上,直接给学生演示画图解决行程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把问题解决过程形象展示出来让学生观看,加深学生理解。
        其实,在小学数学中行程问题类型也就是那么几种,解题思路大同小异。只要小学生能理清思路、掌握行程问题的规律,解决问题也会变得轻松。在具体教学中,数学老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强化训练学生画图解决行程问题的能力。把一些典型的行程问题设计成简短的视频小故事或是动画故事,让学生结合画图进行题目中角色扮演,动态演示解决行程问题的过程。在微课资源的辅助之下,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认真分析、仔细研究,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动画了解基本行程问题的特点以及数量关系,复杂的行程问题也变得简单化、具体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把微课资源运用到画图解决行程问题课堂教学中,可以生动形象演示行程问题的条件和解决方法,使行程问题知识由静变动,由抽象变具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画图解决行程问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国霞.微课在小学行程问题应用题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146-147.
[2]何印.微课在小学行程问题应用题中的应用探讨[J].求知导刊,2019,(8):43.
[3]安菊萍.微课翻转课堂在小学行程问题应用题中的应用探讨[J].求知导刊,2019,(23):112-112.
[4]郑金海.微课在小学行程问题应用题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20):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