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黄红梅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黄红梅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教师要注重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在保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黄红梅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之江初级中学  四川  广元  628012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教师要注重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在保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09-01

         引言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基于学生个体的实际学习需求,将其兴趣作为教学的着眼点,为数学课堂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元素,使得数学课堂更出彩。小组合作模式具有交流性和合作性的特征,通过运用此教学方法,学生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师生之间也能搭建其沟通的桥梁,构建完善的情感关系网,在身心愉悦的过程中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合作意识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主要采用以讲述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而后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很好地活跃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范围,实现对学生思考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应用初中数学小组学习模式时,学生在学习中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转而走到了引导地位,负责指导和管理,不直接介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此期间,教师和学生是相互配合的关系,共同去完成设计好的教学任务。这样的学习模式,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并且每位学生都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自己的意愿下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活动会有更高的效率。
         二、构建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一)领悟小组学习的核心,创造小组学习的良好氛围
         要想保证小组学习活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顺利实施,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本质的认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出发点进行备课、授课,以及布置作业等。


同时,在课堂提问环节之中,要尽量提出具有建设性、针对性与合作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热烈的讨论与合作,从而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价值。比如,教师在教授《全等三角形》这一部分内容时,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完成对学习内容的初步认识。接下来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全等三角形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灵活使用所学的知识内容,点燃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热情。
         (二)科学设置合作学习问题,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主要是合作学习任务发挥作用,因此,如何合理设置合作学习任务是初中数学教师应考虑的重要问题。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他们的数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参差不齐,要想发挥小组合作模式的作用,教师就应基于学生的差异化学习水平制定具有层次性的合作学习任务,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提高每一位成员的参与热情,实现小组合作模式的优化。关于合作问题的设置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过于难,真正考虑到学生的数学实际学习情况。另外,问题的设置应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让学生产生深度思考和探究,最终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时,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设置为“探索区分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方法”,小组成员通过以往知识的回顾,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针对自身的学习需求,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并帮助组内数学基础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加深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这样一方面高效完成了数学学习任务,另一方面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协助精神。此外,教师还应采用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丰富教学评价的主体,除教师评价之外,让组员也参与其中,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激励学生改进学习中的不足,更好地优化小组合作模式。
         (三)教学中创建“捆绑式学分”的小组学习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学评价对于激励学生不断地努力学习有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之中主要参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以成绩论英雄的现象依旧存在,难以保证评价的合理性与全面性。基于此,要注重应用捆绑式学分这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之中,点燃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与责任意识。例如,教师在教授《二次函数》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表达式、定点坐标表达式以及对称轴公式等内容分配给学生,而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学习。在讨论过程之中学生将会对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好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溶溶.基于小组合作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11.
[2]李秀杰.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247.
[3]齐岩.小组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华夏教师,2018(34):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