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稂志军
[导读] 中学历史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基础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一步步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将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具体研究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以期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稂志军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初中部  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基础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一步步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将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具体研究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以期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学历史;历史教学;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25-01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情感培养
         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偶尔会出现不注重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历史情感的培养,而只关注了如何完成一课基础知识学习和教学内容上重难点的突破的情况。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缺乏历史情怀,从而达不到兴趣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也不够明确。而且,更重要的是初中课程没有太大升学考试的压力,所以学生们仍然在学习认真历史,只是因为他们对历史本身感兴趣。如果他们对历史感兴趣,他们会认真学习和讨论。有些学生对学习历史失去了积极的兴趣,没有动力鼓励他们继续学习。1因此,历史课程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热情和动力。
         2、缺少课堂互动,教学方式呆滞
         我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大多繁琐、僵硬、保守,学习篇章无章法可言。因此,在教材中,没有体现历史的特色。教学的实际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挂钩,最终导致学生对课堂提不起兴趣,学科之间缺乏互动。而在教学方法上,历史教师简单地传递历史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教学方法和形式过于呆板和保守,缺乏生动性。教师往往采用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而不突出历史这门课程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效果将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重视历史实践活动的开展是造成学生不喜欢历史课程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避免这些弊端。只有将历史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分开使用,才能达到历史课堂课教学改革的意义。
         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1.创设历史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美
         历史课堂教学应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历史学习情景,只有在历史厚重的韵味做铺垫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历史这门课程的魅力。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需要创造一个适合学生了解历史、感知历史的氛围和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全心倾听历史,学习历史,从而达到从心到体的历史学习的效果。



         为了营造一个好的历史学习场景,首先要把背景解释清楚。以某一样作品为例子,在介绍这个历史作品的时候,我们需要首先向学生介绍包括作品的时间和地点、作品中出现的人物以及人物的内在变化。在讲解作品时,教师应事先说明创作者的情况和作品的背景,使学生结合这些作品来理解人物。如果学生对某些历史物品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去通过这个物品去了解人物,他们的内心就会随着历史事件本身的变化而变化,而历史的魅力也可以借此机会深入学生的内心。然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优秀的语言技巧来创造历史场景,但语言要简单有力。
         教师还可以将画面的美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达到营造课堂沉浸式氛围的目的。在教学技术和音乐渲染中,教师可以相互配合,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音乐、形象、情感的融合,使历史在最佳状态下学习,使学习内容生动形象。
         2.探究学习,多角度的感知历史的魅力
         现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教师需要在整个过程中鼓励学生朝着最终目标发展。在探索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主动去理解,可以从有趣的历史事件开始进行简单的引导讨论,在主题式的讨论中需要回答问题和引导,最后还要为老教师的哲理进行探索,熟悉方法,运用。教师在进行教育时,需要创新教育方法,使学生产生兴趣。3在制造类课程中运用教育领域,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将历史相关学科与历史课相结合,分享历史故事,丰富历史课堂的内容。这样,历史课就成了学生升华和寄托情感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欣赏历史之美,由浅入深。历史的探索与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中,他们可以提高情感认知,进而进行理论认知,从而实现和发挥历史中丰富多彩的情感。另外,在探索的过程中要获得更高的自我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观。
         3、教师自身的持续学习。对历史教科书来说,教师首先要真正理解,彻底理解,成为自己的东西,然后才能教给学生。因此,教师除了认真学习教材外,还应多阅读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及时了解历史教学的新理念。此外,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
         结语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简单、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历史课的学习,对于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不断成长的青少年们来说,有至关重大的意义,因此需要历史教师去不断总结和探究,找出历史课堂高效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玉梅. 基于问题环境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 人文之友, 2018, 000(021):134.
[2]罗海亮.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科教文汇, 2013(26):175-175.
[3]李南宴. 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014):237-237.
[4]赵丽美. 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优化与改进探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