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游学课程:为学生打开世界的另一扇窗(10.2期)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1期   作者:陈益
[导读] 思游学是一种传统学习方式,自古就有之。然而我们现代教育状况,却是以学校为固定地点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基本上被限制在家庭、学校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其学习和认知视野未免过于狭窄。在社会各个层面迅猛发展的今天,为学生游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打开了世界的另一扇窗,也推动着现代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游学课程进行了研究探索。

陈益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  江苏  常州  213161
【摘要】思游学是一种传统学习方式,自古就有之。然而我们现代教育状况,却是以学校为固定地点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基本上被限制在家庭、学校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其学习和认知视野未免过于狭窄。在社会各个层面迅猛发展的今天,为学生游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打开了世界的另一扇窗,也推动着现代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游学课程进行了研究探索。
【关键词】小学;游学;目标;形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0-006-01

         接下来,本文将分析首先小学课程游学化教学的意义,然后从明确课程游学教学的目标内容,游学形式要丰富多彩,加强游学课程活动过程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小学课程游学教学进行研究探索。
         一、小学课程游学教学的意义  
         小学生们经验尚浅,学习的动机不足,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往往很难集中注意力,感觉到课堂学习枯燥乏味,甚至会有抵触学习的情绪。而游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在游学中他们会感觉到快乐、自由,可以促使学生们产生学习的激情,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课程教学游学化不仅是单纯的让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还能让学生在课程游学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维,启迪给灵感,让小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课程知识
         与此同时,小学课程游学化教学,还能丰富教师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师教学的创新意识。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都是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小学生们总是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通过实施小学课程教学的游学化,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让课程教学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推动着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改进。并且,在小学课程游学教学中,教师们还会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帮助小学生们理解运用知识,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小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的意识,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有益处。
         二、小学课程游学教学的探索
         (一)明确课程游学教学的目标内容
         所谓课程游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把游与教学或学习相结合,既有游戏、出游、游历的一面,又有学习的内容,并且是以实现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的。小学课程游学教学,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切实保证游学教学的效果。从小学教师的角度来说,课程游学不是最终目的,主要是通过游学的手段实现教学任务目标,帮助小学生开阔学习的思路,在游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课堂游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抓住课堂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更轻松容易的学习课程知识,推动课程教学顺利开展。此外,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相比,游学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灵活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能够迅速吸引小学生的关注力,让他们带着兴趣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中来,给小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比如,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目的的烈士纪念馆游学中,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本地的革命历史,特别是抗日和解放战争过程中,本地革命先烈以生命和鲜血换来人民解放的英勇事迹。在游学后,还要进行跟踪教育,组织开展演讲、征文比赛,强化落实游学的教育目标。



         (二)游学形式要丰富多彩
         在小学课程游学教学中,许多教师觉得只是带领学生外出转一遭,让学生们记录一些资料,拍几张照片,或者是谈一下心理感受,就算完成任务。殊不知,带领学生游学,如何去游?游历什么?在游中让学生学习到什么?并不是慢无目的的,都需要老师去深入研究和思考,并在游学中进行实践。因此,小学游学课程形式要丰富多彩,要能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努力为学生打开知识世界的另一扇窗。比如,在组织小学生游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带领他们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进行踏青游和秋色游,也可以带领学生鉴赏风景名胜进行景观游,感受各地风土人情,还可以带领学生探寻历史人文进行文化游,进行特定主题的主题游等。
         在每次游学中,作为组织者的教师,应对游学活动有个清晰定位,结合游学课程任务目标不同,灵活采用游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游学课程的教学任务,避免学生们漫无目的游学,产生厌倦心理。比如,在小学游学课程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工作重点或教学主题,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游学方式。可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瞻仰烈士纪念馆主题游学活动,进行感受家乡巨变的民间游学活动,感受历史人文的博物馆游学参观等等。
         (三)加强游学课程活动过程的管理
         小学生是游学课程参与的主体,游学课程虽然是以“游”为主要形式,但是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自由自在的游玩。游学往往需要走很长路程,经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管理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强化对学生游学的管理,才能有效引导游学课程活动目的顺利实现。比如,在游学的过程中环境比较开放,经常遇到形形色色的各种人和事,给游学带来一定安全隐患。因此,在平时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常规安全教育基础上,每次游学课程活动前,还要进行游学课程特定内容安全教育。如,安全乘车教育、身体健康知识安全教育、突发事件安全教育、公共场所安全行为等,让小学生有效应对在游学课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保证游学课程活动顺利开展。
         在小学游学课程活动中还要强化纪律管理,培养学生独立能力,凝聚团队精神。可以参照军事管理方式,采用垂直化的纪律管理模式,保障游学命令、指令畅通,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协作、竞争的团队精神。与此同时,在游学课程活动中,还应要求学生文明礼貌、行为得体,强化游学活动知识管理,按照游学目的地的特点进行专题知识教育。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游学课程活动内涵,丰富学生的认知,确保游学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游学活动,可以更好发挥游学的独特价值,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健康人格,对常规教育模式进行补充。用丰富多彩的游学活动,开阔小学生视野,激发小学生们探索的兴趣,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曾美婷.XH小学游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9(14):20-23.
[2]李云飞.游学课程的设计及学习兴趣与效果的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24):71-72.
[3].游学中实践,实践中成长——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六年级离校课程之“山东游学”[J].军事文摘,2019(12):65.
[4]钱澜,张勤坚.让游与学深度融合——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的游学课程[J].人民教育,2012(19):43-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