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黄恩泽
[导读] 探究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实际发展来说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其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在当前的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教学质量,综合的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但是在当前的整体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指导性不足、体验性不足和发展性不足的问题,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教师应当综合的针对相关问题完成具体化发展,全面的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针对相关的学生实际能力进行全面的提升,综合的满足其实际发展需

黄恩泽   四川省丹棱县杨场镇小学校
【摘要】探究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实际发展来说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其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在当前的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教学质量,综合的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但是在当前的整体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指导性不足、体验性不足和发展性不足的问题,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教师应当综合的针对相关问题完成具体化发展,全面的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针对相关的学生实际能力进行全面的提升,综合的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最大程度的保证教学质量可以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21-01

         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所以相关的科学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为了保证学生可以具有更好的科学知识意识,综合的完成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所以在当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制定有关的教学计划,从小学阶段入手来培养其各项综合能力,以此来保证当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通过小学阶段完成各种知识的传授,能为学生奠定实际的发展基础,最大程度保证小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综合的保证其能够得到实际能力的提升。
         1小学科学出现的问题
         1.1指导性不足
         对于当前的实际教学工作来说,教师虽然需要综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但是同时也应当更好的接受到教师的指点,而在实际的教学培养过程中,教师对于其自身的指导工作存在一定的忽视,最终导致在当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忽视,由于学生好奇心较重,并且有着较高的求知欲,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缺少一定的引导工作,最终导致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无法更好的进行相关的工作开展,同时课堂的开放性较高,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开展中根本无法掌握有关的知识。
         1.2发展性不足
         在当前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教师会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强调每一位学会说呢过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不同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不同的能力,综合的对其进行全面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整个教学工作在具体开展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即是相关方法的发展性不足,对于学生来说过于受到教师设计的内容限制,使得学生学习到的内容都是教师讲授的,这与传统的教学工作存在本质上的雷同,所以对学生的实际提升仍然存在一定的影响。



         2对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法提出的应用建议
         2.1更新实验的材料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当前的知识教学中教师离不开相关的实验工作,而对于当前的整体教学工作来说,实验内容虽然存在但是整体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够明显,小学科学实验内容较为丰富,所以需要使用的材料也较多,但是在整体发展过程中教学的内容没有变化,较多学生在电视或者网络上已经了解或者掌握的内容学校仍然在讲解,虽然操作与理论仍然存在区别,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无法集中精神来完成相关的知识学习,最终导致学生的实际能力无法得到,对于相关的实验掌握也受到了相关的影响。
         例如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有一单元内容为“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单元主要通过让学生实践“养蚕”来获取“动物生命周期”的有关信息,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本单元实验所需的材料,但是现如今养蚕的人少了,想要找到蚕种和蚕叶几乎没有任何的可能,那么怎么办呢?是加大精力继续寻找,还是放弃材料寻找转向理论教学?其实教师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让学生到淘宝网等网站上去收集养蚕的材料,学生会发现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收集的材料在淘宝上应有尽有,大大简化了学生材料收集的难度。此外,科学课堂上还有很多材料需要学生去收集,当学生在现实收集中遇到困难时,不妨换一种思路,更新实验材料的来源,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实验仪器,在实验过程中学校很难做到人手一份,这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自行购买一些价格低廉的仪器,这样实验仪器对于学生来说便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2.2加强教学实践,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其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内容中更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技术之后,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制定有关的拓展思维内容,在小学的学科课堂结束之后,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会选择在课后进行相关的拓展练习,综合的保证教学质量的全面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机会较少,根本无法更好的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所以在整体的教学发展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好的完成对于实践内容的全面制定,进一步的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来有效的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紧跟科学技术的步伐,并且也可以更好的树立终身学习思想。
         2.3更新教学的资源渠道
         传统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教材知识的呈现和教师的扩充,学生在知识获取上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很多时候教师想要给学生扩充一些科学知识,下课铃声就响起了,我们难以想象,一节课40分钟,学生能完成几个实验?教师能讲几个知识点?学生能笑几次?所以说如何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仅凭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科学课堂已然不是曾经那个过于依赖教师和教材的课堂了,学生拥有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现在的科学课堂是开放的、共享的,只要学生愿意去了解,便可以随时随地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现如今,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是各种学习网站和平台,学生只需要输入关键词,有关的信息便会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去学习。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完成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转变,综合的让其可以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更好的提升有关的教学质量,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制定教学目标,让其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完成对学生的拓展思维进行培养,更好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方发展的形式来完成对其整体的知识内容教学传授,综合的提升教学质量,让其可以符合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科学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王秋娟.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03).
[2]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邹兴海.科普童话.2019(04).
[3]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陈鹤林.学周刊.20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