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教学中“家园互动”的核心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罗绒巴登
[导读] 家园互动是家园共育的重要基础,但是互动不能只局限与字面上的教师与家长的双向互动,而是围绕幼儿展开的三方互动。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原生家庭教育对幼儿的重要影响,积极与家长就幼儿教育进行合作。主题活动教学作为幼儿园最常见的教学形式,是激发培养幼儿多元智能的核心途径,家园互动要自觉渗透进入课程当中。教师要有效利用家长本质上具有的双重身份,他们是家长同时也是“家庭教师”,因此要重视提升家长的幼儿教育素养。

罗绒巴登    得荣县白松镇幼儿园  627950
【摘要】家园互动是家园共育的重要基础,但是互动不能只局限与字面上的教师与家长的双向互动,而是围绕幼儿展开的三方互动。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原生家庭教育对幼儿的重要影响,积极与家长就幼儿教育进行合作。主题活动教学作为幼儿园最常见的教学形式,是激发培养幼儿多元智能的核心途径,家园互动要自觉渗透进入课程当中。教师要有效利用家长本质上具有的双重身份,他们是家长同时也是“家庭教师”,因此要重视提升家长的幼儿教育素养。
【关键词】家园共育;家园互动;主题活动教学;多元智能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51-01

         引言:幼儿教育不仅是幼儿园教师的责任,同时也是家长的义务。两大教育主体在教育幼儿方面均优势与缺陷并存,因此只有施行家园共育才能将双方的优势互补,进而弥补劣势。想要落实家园共育,需要幼儿园与家长展开高效互动,及时获取关于幼儿的重要信息,对幼儿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找到合适的教育手段与方法。主题活动作为幼儿园的常规教学课程,是幼儿日常接触到的占比最大的教学内容。因此需要在主题活动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园互动”,教师要积极借用家长与幼儿先天的关系优势来提升教学质量
         一、主题活动教学中家园互动的模式
         事实上,家园互动并非简单的教师与家长之间双向互动,而是在家长、幼儿园以及幼儿三者之间展开,家园共育一定要保证三者之间信息的畅通,如图1所示,形成了教师与幼儿、家长与幼儿以及教师与家长的三维互动模式。                    
         图1:家园互动关系图
         (1)教师与幼儿
         在主题活动教学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是最普遍的,也是常规信息互动模式。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与发展规律设计一系列活动。例如主题活动“我爱春天”,围绕这一个主题,教师要尽可能的关照到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维度来设计丰富的课程活动。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观察感知能力,观察春天万物的变化,绽放的花朵,抽芽的柳树,气温的变化等。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面对万物欣欣向荣的自然美景,孩子有什么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户外游戏,几个孩子一组合作制作风筝,然后外出放风筝。不仅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人际交流以及合作能力。最后学习春天之歌,老师领带孩子学习演唱有关春天的儿歌,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以及审美情操。
         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对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反应,及时引导幼儿投入活动接受教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幼儿与教师的信息互动具体形式。当然有效的师幼信息互动,还包括幼儿主动向老师反映问题。
         (2)家长与幼儿
         家园互动模式下,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同样十分重要。


虽然主题活动教学主要在幼儿园区内开展,但并不代表家长是局外人,他们甚至肩负着重要的任务,会影响到主题活动的质量。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家长能够帮助幼儿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很多游戏活动对幼儿而言事实上都具有接受障碍,但是课程时间有限,节奏基本上要按时推进,如何保障每个孩子都能高效跟上活动进程?答案正是取决于家长在家中做的课前辅导工作。家长要提前获知次日幼儿园的主题活动课程内容有哪些?活动重点难点有哪些?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在家中给孩子提前补充养分。在这个“预习”过程中,不难发现,幼儿园、家长以及孩子已经完成信息互动。如果这种互动是好品质且可持续性的,那么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会倍增。其次,家长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教学。现如今很多幼儿园都邀请家长进入园区,与孩子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不仅增进亲子感情,同时也为家长了解幼儿园提供理想的渠道。
         (3)教师与家长
         家园共育,最重要突破就体现在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并且这种互动是平等的。《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合作伙伴,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2]因此教师要转变过去“高高在上”的姿态,要积极与家长就孩子的情况进行交流,充分肯定原生家庭对幼儿教育发挥的重要作用,取得家长的信任与合作,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家长是就个别幼儿具体情况具体解决的重要支撑点。因此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已经从单个幼儿情况交流扩大到提升家长的幼儿教育素养上。
         二、“家园互动”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
         (1)提升家长的理论素养
         提升家长的理论素养,是落实家园共育的重要基础。如果家长对幼儿教育领域知识一片空白,那么幼儿园工作质量也会大大缩水,因为幼儿在家中的时间并不少于在幼儿园的时间,家长对幼儿的影响却会大于教师。幼儿园要肩负起提升家长幼教素养的责任,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以及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这会导致教育质量拉开差距。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幼儿园教师也应当付出努力帮助一些有欠缺的家长提升教育能力,提升对幼儿多元智力开发的了解。
         (2)拓宽家园交流的渠道
         事实上,家园互动需要双方互相协商,因为家长都有本职工作,空闲时间极其有限,因此幼儿园要拓宽交流的渠道。在疫情期间,以腾讯会议为代表的语音视频会议软件发挥了举足轻重重要作用。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线上家长会,向家长传递一些实用性强的教育技巧。线上家长会能有效解决家长不能到幼儿园现场的问题,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打开方便之门。除此之外,微信公众平台同样是信息资讯以及学习资料的重要共享平台,幼儿园要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推送管理文章,保障家园互动的质量。
         结论:家园共育理念被提出来已经有几年时间,但是如何真正落实到实处却较为困难。其原因在于,对家园互动的模式认识存在缺陷。家园互动不仅仅是教师与家长的互动,而是围绕幼儿展开的三方互动。主题活动教学作为幼儿园最常见的教学形式,家园互动要自觉渗透进入课程当中,不管家长是否在园区现场参加活动,他们的角色并不能忽视,而是要有效利用家长本质上具有的双重身份。
参考文献
[1]刘一超.浅析幼儿园主题教育背景下的家园互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158-159.
[2]卢倩云,陈慧.“5+1+N”:家园共育铸就品质[J].学前教育研究.2018(10):66-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