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徐金兰
[导读]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是一门终身教育。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在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体性,从而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规划,预设目标、突出重点,适当精简、整合知识,检测所得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徐金兰     嘉鱼县实验寄宿小学  437200
【摘要】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是一门终身教育。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在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体性,从而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规划,预设目标、突出重点,适当精简、整合知识,检测所得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50-01
        
         一、合理规划教学内容,预设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一节课便要有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这个教学目标一定要能够有一个重点内容,不需要面面俱到。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在课前对该单元的内容有一个系统而又全面的了解,在明确了教材的核心内容后再来规划整个教学思路。教师应当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入手,从整体内容到细节内容,一遍遍梳理和把握。随后将这些梳理的内容整体完备地呈现在教案中,一条条理清线索,随之合理分配教学目标,一层一层细细划分。为了方便理清思路,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罗列出重点内容,这样在备课和规划教学目标时边一目了然。
         因此,在备课之初,教师要达到课程目标,统筹教材,着眼大局,从细处做起。整体性地规划教学目标和把握教材内容,有明确的计划,对每一阶段每本书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每一个阶段,每一本书,每一个单元,甚至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都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这样的方法既不重复太多,也不会缺乏内容。可以做到详细具体,把教学目标统筹规划,把大的目标分解成小的目标,然后分配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情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习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都是老师应该特别考虑的问题。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特点下,教师才能够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进行有效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才能少教、精教,教学目标才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二、突出教学重点内容,适当精简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顾着笼统地教授知识,而是要根据该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学习方法和重点内容。在一课一得中,所谓“一得”不光指知识的获得,方法的获得也可以称之为“一得”。因此方法的教授也是十分重要的。方法的传授会让学生受益于接下来所有的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被分为精读与自读两种类型的课文,特别是在自读文章方面,这是新教材改革的一部分。

新教材倡导教师教学生利用有效的阅读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让学生在教学和阅读过程中学会“方法”,这便是“一得”。 在学习了这种教学方法之后,学生可以对文章有了自己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这就使得其阅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整体规划教材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多做减法,首先教学内容不能过多,需要老师精心取舍,其次,在精要的内容中有所侧重,找准语言训练点,深入讲解,重难点突出,真正落实“一得”。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要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学情,确定哪些要点要着重强调,反复巩固,有些和其他课文重复或者是文本中不够突出的教学点则可以暂时不讲或者少讲,避免平均用力,而是要主要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
         在对教学目标进行总体规划后,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多加简化。第一,教学内容不能太多,这需要教师的仔细思考。二是要突出重点内容,找准学习的重点,并对其进行深入讲解,突出重点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了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具有针对性地讲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不要平均用力,避免浪费时间。
         三、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一些带有说明文时,采用数据演示这样的直接客观的教学方法;在学习一些比较贴近生活比较近的文章时,要增加讨论来相互交流。培养自学能力也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例如,对于观察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一件事物,用细腻的笔触去进行描写;对于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可以让他们练习写作议论文。
          语文教师要抓住参观,郊游等机会,让学生多接触自然和社会。只在课堂上教学,这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师要灵活根据教学内容,带学生走出校园,亲自体验生活的丰富和美好。当然,这样的活动结束后学生要把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记录下来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参观烈士陵园之后,布置同学们写感想,并借此机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但常常怯于表达。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自信,缺少鼓励。我们教师要也才施教,不用固定的标准审视所有学生,对于这些同学,要更细心地关注他们的进步,不吝给予肯定,激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
参考文献:
[1]杨季明.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和方法[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5, 000(005):60-61.
[2]崔晓燕. 浅谈小学语文落实"一课一得"的教学策略[J]. 新课程, 2019(4):93-93.]
[3]钱凤琴.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实现一课一得[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3期):12-12.
[4]罗华宾.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有效提高的策略和方法[J]. 魅力中国, 2018(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