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薛宇杉
[导读] 高中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功底和基础绘画技能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针对高中生的教学需要有方法有策略。问题情境,实质上也就是将问题具体情境化。通过各种不同的情境展示具体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在美术学科中,直接性的情境化教学相比较语言口头教学更容易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并且在脑中形成绘画图样,并将脑海中的图样,或者眼中所看到的一切画到纸上。因此,本文重点探讨的就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

薛宇杉    宁德第一中学   352100
【摘要】高中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功底和基础绘画技能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针对高中生的教学需要有方法有策略。问题情境,实质上也就是将问题具体情境化。通过各种不同的情境展示具体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在美术学科中,直接性的情境化教学相比较语言口头教学更容易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并且在脑中形成绘画图样,并将脑海中的图样,或者眼中所看到的一切画到纸上。因此,本文重点探讨的就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关键词】美术学科  问题情境  创设研究  核心素养  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35-01

         引言:
         传统的美术教学基本都是传授给学生简单的绘画技巧,然后让学生依照着参考物来进行绘画。这一种教学方法有利有弊,优势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弊端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学生的创造力。并且这也是很考验学生耐力的。因此,在学习美术时,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则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种方法会使整个美术课堂变得灵活起来。因此,“问题情境”创设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一 “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一)问题情境创设意义
         美术教学不该局限化,由于高中美术不同于小学初中的美术课程。需要尽可能注重对美术技巧的把控。对普通文化课学生教学时要注重基础的方法和技巧的传授。而另一边,对待参加艺考的美术生而言,教学内容就不能仅仅停留于基础和表面,需要更加深入传授一些方法[1]。因此,为了构建课堂中的“问题情境”可以采用情境带入法来让学生理解各项问题。而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代入到特定情境中,在该情境中让学生依照自身的思维和理解力从而进行绘画。这一种方法更能加深学生对特定情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理解力。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价值
         如今,美术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足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以往固有的美术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避免固态的物体对学生思维的禁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学生自己的联想从而创作出更有灵魂的画作。


相比较临摹式的画作而言,带有一定发散性思维的画作更灵活,更有价值意义。
         (三)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需要有正确的思想理解,也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加持,保证问题情境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如此以来才能更快更有效率的培养学生。比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适当更改参考物的状态。假如,美术题目是以教室为主,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所处的环境,将自己置身于环境当中。并且去自由联想绘画。可以是简单的课桌,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嘻笑打闹。并且在学生绘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情境代入法可以更好解决在绘画教学以及学习中的一系列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观察和构想到绘画的图样。可以在脑海中有一个标准基样,从而展示在绘画图纸上。如此以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 问题情境中的问题教学
         问题情境,顾名思义是将学生代入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概念最初被用来解决数学问题,但随着问题情境教学方法的不断深入应用,现在在大多数科目中都有应用。因此,问题情境中还需要注意掌握的是问题这一原则。通常在任何科目的教学中都会有一定的问题,面对着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学生去发现问题,教师去解答问题。而问题情境教学则给予了学生很好的发现问题的一个平台。例如,在作画过程中,面对着给定情境学生可以联想到什么,这些联想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难解决的问题。面对着这些问题又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问题情境教学法中会碰到的情况。因此,作为教师,需要在情境代入时注重对学生问题的解读,并且给出相应的答案,以便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采用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给每一个小组给定一个特定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参考特定情景进行创作并且提出创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采用探讨和思索的模式,共同合作解答问题。不仅要把控学生的创作思维,也要注重对学生绘画技巧的培养。让每一个组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小组画作。教师对此认真进行观察,对学生在创造力和技巧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行表扬和鼓励。如此以来,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锻炼学生[2]。
         三、结束语
         教育是一项艰辛却伟大的事业,不论是任何时期,任何科目的教学都是对人才的培养,都是在为一群学生的未来在付出。高中阶段的学习虽辛苦但也最充实和幸福。教师在此期间更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心理和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争取做到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学生营造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孔新苗.关于美术鉴赏教学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16,(5).7-9.
[2]尹少淳.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5,(9).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