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影响因素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李倩
[导读]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计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生涯中。因此,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强弱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其数学学习的效果。无论是运算能力的培养,还是日常的数学课程,都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从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思考全新的培养策略。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创新研究视角,着重研究了目前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中的影响因素。

李倩   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鲤鱼塘完全小学  425509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计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生涯中。因此,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强弱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其数学学习的效果。无论是运算能力的培养,还是日常的数学课程,都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从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思考全新的培养策略。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创新研究视角,着重研究了目前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中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30-01

         良好的运算能力可以使得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习惯、记忆力等都得到有效地提升,反之,如果孩子在运算能力上有所缺失,那么就如同毫无根基的高楼大厦一般,很难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取得成效。根据教学实际表明,小学生运算能力中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数学基础和计算习惯两个方面:
         一、数学基础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知识都是进行实际解题的重要基础,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尤是如此,小学生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并不简简单单,是完成了数字之间的加减乘除,更多的还是依赖于前期扎实的计算知识和多次的基本功练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和调查过程当中,笔者却发现很多的小学生都存在着数学知识基础不牢固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提升,使得他们经常在运算中出现问题,例如常见的算理不清楚、计算公式不熟悉、乘法口诀不会背等等,这些问题是摆在目前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面前的巨大拦路虎。
         从现实调查结果来看,笔者将数学基础方面的问题总结为以下两点:
         首先,基础知识的不扎实和不牢固。一部分学生对于十以内的加减乘除算法都没有做到熟练掌握,一旦他们遇到一些较高难度的计算题的时候,就会产生混淆。最具体的表现为乘法口诀掌握的不熟练,很多学生在背诵乘法口诀的时候都没有将具体的数字记得非常清晰,经常会出现六乘六等于三十五、四乘四等于二十八、七乘七等于四十三这种错误,这些混合运算也是小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评判因素与此同时,在面对一些特殊的数字的时候,很多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其敏感的反应力,例如在面对二十五乘四、一百二十五乘八这些算式的时候,互相转化和简便算法的运用是非常不熟练的。这些知识并没有真正的进入到小学生的脑海之中,反而是仅仅成为一个背诵的内容。也正因为这些数学基础知识没有被深化理解,所以在实际的运用过程当中就会问题百出,导致计算出错。
         其次,算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完整。


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仅仅会将计算方法展示在黑板之上,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因此,很多学生并不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计算方面的基本原理,而只是学会一味的模仿,这种情况就使得很多学生容易在一些较困难的计算上出现问题。举例来说,很多学生都在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虽然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记住乘法计算应当遵循有效的对位形式,也就是阶梯形的对位形式,但是仅仅只是记住了这一点也是不够的。当一些学生在面对末尾有零的计算数字的时候就非常容易把数字零忽视掉,进而出现了对位错误的情况。而这种问题就使得很多小学生在进行多位数乘法运算的时候错误百出,这也是因为小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还不够到位,也不够深入,一味地进行模仿是不可能真正的对数学知识扎实掌握的。
         二、计算习惯
         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否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习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数学成绩的高低和数学思维的成熟程度,但是实际上很多的小学生都忽视了计算习惯的养成,而是将更多的练习重点和学习重点放在了简便算法的使用,以及计算方法学习上。笔者认为,目前小学生的审题习惯和验算习惯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制约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与提升的重要因素:
         审题习惯。很多小学生在拿到一道新的预算提的时候,第一步做的不是去认真地审题,而是盲目的开始计算。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非常难以被改变。审题不清、抄写错误是目前小学生计算练习审题环节的一些常见问题。例如5.7+4.8这道题,有一些学生在看到这道题的时候立刻想到了7+8=15,然后就在答案处填写了“1.5”;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审题不清,出现了运算符号看错的问题;另外,针对一些有情节的计算题,很多学生无法找到重点,如这道题——河里有5条小鱼,小明抓走了两条,问还剩几条?有的学生没有将目光聚焦在数量上,反而去看图片上有几棵树、有几多花、河里有几只小鸭子。审题不清晰、不完整造成了计算错误。
         验算习惯。通过实际的观察,笔者发现,很多小学生在计算一道算术题也后就开始发呆,这种情况在考试中尤为明显。实际上,这也是因为小学生并没有养成正确的验算习惯,当一道题算完以后,他们的任务就已经完成,没有能够进行有效的验算记,不能够对前期的审题步骤进行验算,也不能够对草稿纸上的计算步骤进行检验,如此一来,小学生就几乎丧失了自我发现问题和检查问题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山西省闻喜县东镇西街小学  杨国栋. 小学生运算能力提升策略探究[N]. 发展导报,2019-04-19(020).
[2]朱菊.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155.
[3]易松华.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调查研究——以XX市城东小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3):57-59.
[4]王伟.“四策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J].西藏教育,2018(09):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