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张丽
[导读] 真实的问题情景与活动是引起学习者态度和个性情绪的最佳学习方式,关于这种说法,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表示认同。学习数学的核心问题是数学问题本身,确切地说,是从具体生活情景中通过观察和思考所想到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是让学生记住那些枯燥的定理、定义、公式,也不是那些被人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解题技巧,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去发问、思考、猜想、证明,一直到最终求解,这才是数学创新的动力源泉。下面本文将对

张丽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文峰乡中心小学  湖北  十堰  442200
【摘要】真实的问题情景与活动是引起学习者态度和个性情绪的最佳学习方式,关于这种说法,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表示认同。学习数学的核心问题是数学问题本身,确切地说,是从具体生活情景中通过观察和思考所想到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是让学生记住那些枯燥的定理、定义、公式,也不是那些被人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解题技巧,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去发问、思考、猜想、证明,一直到最终求解,这才是数学创新的动力源泉。下面本文将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新课改背景;情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75-01

        一、对情景化教学的认识
        情境认知是支持情景化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是基于相关学习理论所提出的。结合当前小学教育思想我们发现,情境认知理论所主张的摒弃直接学习理论知识和机械记忆理念,提倡在特定情景中去理解所学习的知识,突出学习的过程与实践性,恰好迎合了我们的教学设想。情景化教学要以日常生活情景中的元素和具体活动为基础,将知识情景化的同时挪用到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情境中,鼓励并点拨学生在情境中去感知和交互信息,思考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慢慢学会并习惯于带着问题将自己置于某种具体情境中,并在该情境中去寻找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办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要求,老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建和营造较为真实的情境,以情境认知理论为基础,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当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情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情境创设华而不实
        教学情景化最直接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他们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正是因为这样,老师往往会在情境创设内容上下很多功夫,甚至针对同一个问题会创建多个情境,比如《打电话》。教材给出的情境是暑假期间召集合唱队队员演出,虽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对唱歌感兴趣,但从教学内容上看,也还是能够达到教学目的的。有些老师为了丰富具体情景,会增加很多与教学无关的元素,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但对教学本身却没有任何帮助。
        (二)情境创设脱离实际生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是这样理解的,情境元素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些元素尽管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有时候,我们为了增添更多乐趣,可能会选择一些新颖好玩的情境元素,比如机器人等,但实用性却不是很强。记得在一次计算课上,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刚在汉堡王点了以下几种食物:大薯条18元,中杯可乐15元,经典双层原味牛肉汉堡34元,然后将这些事物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问题一:如果小刚的爸爸也点了同样的食物,请问一共要花多少钱?问题二:如果两人一共只有120元钱,在不改变以上食物种类和规格的前提下,应该如何点餐?问题一出马上就有同学说:“老师一份经典双层原味牛肉汉堡套餐才43元,里面有汉堡、可乐和薯条,这样不是最划算吗?”课后我进行了反省,虽然只是举例,也与日常生活相关,但内容的真实性往往更重要。
        三、对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情景化教学的思考
        (一)教学情景化要报质量
        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不能一味追求新鲜有趣,不要过分娱乐化,要做到求真保质。有些情境在老师看来可能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例子,但对于单纯的小学生来说就是大问题,他们往往会纠结于老师所提供信息与真实信息之间的对比。我们无法要求学生忽略情境元素的真实性,因为这恰恰是吸引他们的地方,否则情景化教学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提高情境创设的质量也是对老师教学态度和执教能力的考验与检验,要求老师必须注意在平时多积累生活素材,以便能在应用时将最真实的情境元素展现出来。
        (二)情境元素应满足学生的需求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材上有很多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例子,即便不去别出心裁地设计新案例,同样能够发挥出课本素材的价值。但考虑到并不是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相同,因此老师在应用情境元素时要注意学生的实际反应,比如女同学对舞蹈唱歌很感兴趣,那么《打电话》中的召集合唱队的情境就会很贴切;可是男同学更喜欢体育运动,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考虑在教材给出情境的基础上增加召集田径队队员的情境,这样能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感受了。
        结束语:
        情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是激发兴趣和主体能动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既要紧密结合当前教育教学核心思想理念,又要注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连,在保证情境教学质量的同时,教会学生在情境中去发问、思考、猜想、证明,直到最终求解。
参考文献
[1]刘兴东.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思考[J].现代交际,2020(15):5-6.
[2]李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和情景化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109+111.
[3]杨丽红.浅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