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题自主探究模式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艾沙江·艾尔肯
[导读]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题地位得到了提升,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作为小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中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方法进行以下论述,以期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艾沙江·艾尔肯    新疆叶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新疆  叶城  844900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题地位得到了提升,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作为小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中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方法进行以下论述,以期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运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71-01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一般来源于学生对其的兴趣度,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不完善,其感性大于理性,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需要抓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运用情景创设的方式,增加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明确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无论采用何种学习方法,首先要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没有目的,势必造成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因此,在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之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明确学习的目的。笔者认为,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无论是理论性较强的课还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我都注意指导学生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看懂书的内容及要求,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信息搜索》一课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具体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当一次小导游,介绍桂林的山水。但是学生对桂林了解甚少,这就激发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主动地去寻找资料,自主探究,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通过这种网络创设、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过程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并通过自我的努力分步实现,最终完成任务。



        3放手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过程以“先学后做”、“边学边做”为基本特征,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有些内容,我们可以做简单的讲授后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掌握;有些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以“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浏览教学光盘、上网查询等方式自主去探究,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4加强指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边互动,是对现代教学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对课堂教学互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设置认知冲突,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相互协作的方式加以解决,就显得格外重要。
        5建立平台,提供资源支持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实现自主探究学习,并不意味着把学生扔进游泳池里,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相反,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知识和技术的困难,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作支持,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和帮助。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利用机房局域网给学生准备“锦囊”是一个有效的办法。这些“锦囊”有的是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和基本任务操作步骤及教师讲课的范例资源,有的是完成作品所需的素材,有的则是一些操作小技巧。教师把这些学习资源发布到学生机上,像提供自助餐一样,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当然提供教学资源的平台方式是多种多样,可以是按教学设计的主题资源网站,可以是便于师生交流观点、提交作品的BBS论坛、MSN等。
        6反馈点评,尊重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针对这一特性,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方式也有别于其他学科。在教学中如何检验教学效果呢?由于信息技术许多教学内容都是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完成作品进行的,因此,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点评是实现教学评价常用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肯定自己,学习他人,体验成功的乐趣,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创新学习活动。使他们在交流评价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结语:结合上文可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相关教师需要认识到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小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学习的有利环境,让学生多一些时间思考,多一些空间探究,多一些成功的体会,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以此提升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武继超.学周刊.2016(26)
[2]小学信息技术情境导入教学方式探索[J].曹伟.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8年0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