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兴趣乐于学习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曾金凤
[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能够接受知识并且融会贯通的基础.本文从教师启发学生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结合作者自身的感受从不同的方面给出了代表性方法,力求教师能在激发和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一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曾金凤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靖西实验小学   533800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能够接受知识并且融会贯通的基础.本文从教师启发学生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结合作者自身的感受从不同的方面给出了代表性方法,力求教师能在激发和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一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教师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58-01

        引言:在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全国上下一片“减负”声中,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做到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呢?这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以及他们的心理特征激趣乐学,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乐于学习的极积性和主动性.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就此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一、探索新教法,以激趣乐学
        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如果把新概念细细讲解,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巧妙设计准备题,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知识的迁移,把前面练习的“求多几”的问题改为“求少几”作为尝试题,引导学生比较,促使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激发他们试着解答。学生不一定都能正确地理解,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解法,有着种种疑惑,此时教师做适当的引导、点拨,启发他们讨论,大胆发表不同的看法,最后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这样的教法能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的极积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动手多实践,以激趣乐学
        学习本身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人的大脑是思维活动的中枢,而学习兴趣的求知欲望是启动大脑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加以有效地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让学生去实践,动口数、动口说、动手量、动手画、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知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并掌握概念的实质,变枯燥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激趣乐学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笔者改变了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做一个钟面,在制做的过程中发现钟面的特点,最后教师稍加点拨、总结,学生便能很快掌握本课的要点,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起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好情境,以激趣乐学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适当的悬念,创设思维情景,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后,提问“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如果不等底等高是否存在‘2倍’与‘一半’的关系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并得出: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不可能存在“2倍”与“一半”的关系。


但如果它们的面积和底一定时,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几倍。这样引导和讨论,能够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掌握。
        四、开展好竞赛,以激趣乐学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比赛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笔者面向大多数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恰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比赛活动,用竞争来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常有的口算竞赛,在每几分钟的口算训练中,常常以“开火车”、“抢答”、“夺红旗”、“接龙比赛”、“自作转盘口算卡”、“找朋友”、“争冠军”、“做医生”等形式,比赛练习。对做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对回答问题对的或做对的同学鼓掌三下以示鼓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消除了学习的疲劳,使学生在乐中掌握知识。
        五、授予其方法,以激趣乐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受益终生。数学这门学科主要是要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
“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够钻进去,又要能够跳出来。最佳教学方法就是:通过一个例题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下题:
        “看图写数:
        ☆☆☆☆☆☆☆☆☆☆☆☆☆☆☆
        ☆☆☆☆☆☆☆☆☆☆☆☆☆☆☆
        两个两个地数一共有( )个。”
        在讲解此类题目时,让学生记住一个原则,不管怎样数,它的数量是不会改变的,因此不管是一个一个地数,还是两个两个地数,甚至三个三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它的总量都不变的,都只有30个。
        总之,只有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才能保证教学素质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乐趣中学到知识,在乐趣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待于我们所有战斗在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前沿的同仁们共同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结语
        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源泉和动力。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走进数学,亲近数学,研究数学,使学生充分获得成功体验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所以不管是哪个教学环节,作为教师都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习持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领会数学。当然,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教师能够正视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积极完善自我,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马东民,刘效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1.
[2]彭加明.巧妙引入课题,提高教学效益[J].数学通报,2001(3).
[3]陆文铝.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十法[J].福建三明师范学院学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