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践 胡家利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胡家利
[导读] 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我国越来越关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不仅要帮助学生科学地吸收数学知识点,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数学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题目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一种可以考察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题型。如何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融入学科素养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小学数学教师的核心教研课题。

胡家利     四川省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校  四川  遂宁  629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我国越来越关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不仅要帮助学生科学地吸收数学知识点,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数学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题目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一种可以考察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题型。如何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融入学科素养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小学数学教师的核心教研课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57-01

        引言
        应用题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学内容,但在以往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学生的解题效率,却忽视了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长期只为学生讲解解题技巧,最终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甚至会影响到学生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习惯性地采取教师的解题思路来解答应用题,一旦遇到了更加复杂或者教师没有讲过的题型,学生就很难独立完成解答任务。教师只有重新将目光集中在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才能给学生带来一个更加优质的应用题课堂。
        1.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元素广泛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应用能力。小学生本身年龄较小,还没有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在学习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时往往会存在吃力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可以将生活元素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并且为学生创设融入了生活元素的应用题目。这样学生就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对题目展开思考,并且更加高效地完成对数学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出租车收费标准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并且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一道数学应用题:“老师想要从学校打车到公园,现在已经知道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十公里内15元,超出十公里的部分每公里收费2.5元。假设公园到学校的距离是17公里,那么老师一共要花多少钱坐车呢?”学生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展开思考,自身的探究欲望也能够迅速被教师激发出来。这样的题目还能够加强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2.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传统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式大多以示范性教学为主,教师通过固化的解题模板来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学生只需要按照固定的思路展开分析就能完成对单一应用题型的解答。这种教学方式本质上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束缚,教师必须更加重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通过应用题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一方面来说,教师可以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有关数学思想的内容,进而引导学生在思考应用题目的过程中掌握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方式。就以最为常用的数形结合思想为例,这是一种能够通过数量关系与直观图像转换来提高数学解题效率的数学思想,也是小学生在今后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一种基础思想。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尽可能多地通过数学结合转换的方式来讲解应用题目,从而引导学生养成更加良好的解题习惯。
        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让学生在更加自主的探究中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素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为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数学应用题目,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来得出自己的答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问道:“老师想要去购买一张新的电话卡,现在已经知道有两种流量套餐可以选择,第一种是无论上网时间多久,每个月都只收120元。第二种是计时收费,每小时收费1.5元,那么老师要选择哪一种呢?”这时学生就可以对这两种收费方式展开讨论,最终发现当老师的上网时间超过80小时时,选第一种方式更加划算;当老师的上网时间小于80小时,选择第二种收费方式更加划算。这种探究式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让学生在交流中完善自身的思维方式。
        3.开发试题资源,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应用题资源的开发,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一方面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让学生尝试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解答应用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习惯性地从多个角度出发审视数学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应用题条件的变化,通过一题多变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应对不同题型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探究中对核心知识点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4.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难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更加需要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到现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教师才能通过更加科学的应用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与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素质。最终在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水平的同时,实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妙惠.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以小学六年级为例[J].教育观察,2019,8(05):107-108.
[2]李祥国.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应用题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99.
[3]张桂红.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29):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