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周艳慧
[导读] 素质教育的兴起,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同样越来越受的人们的重视。美术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严重的分化,如: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力度不够,教学的认识不够,教师过分强调个性、忽视了基础等现象。

周艳慧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思源实验学校  湖南  株洲  412400
【摘要】素质教育的兴起,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同样越来越受的人们的重视。美术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严重的分化,如: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力度不够,教学的认识不够,教师过分强调个性、忽视了基础等现象。
【关键词】教学观念 兴趣 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67-01

        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出,美术课程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美术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修养对于陶制情操,启迪智慧,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科学表明学习美术有利于开发人的右脑。所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已是众所周知。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教师应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人物线造型课上,当有老师要求画指定的女同学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同桌,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妈,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猫小狗。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同桌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的更好;要求画自己爸爸的是因为最熟悉,能画象;要求画小猫小狗的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此时如果教师横加批评指责的话,就使挫伤学生的绘画热情。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因此,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或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和渗透其他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一)改革教学方法
        在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课堂成了只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不是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的园地。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在农村小学任教美术学科多年,在期间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上课的形式非常单一,一般只会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一些简单的图形,例如:苹果、树、房子之类的东西,然后就开始叫学生根据老师的范画自己作画,一个学期下来都是如此。我们翻开小学美术教材,不难发现其中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绘画、剪纸、制作、泥塑等等。剪纸、制作、泥塑等更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更加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能力;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你们难道就这样把它抹杀吗?也许有人会讲,国家对美术教育特别是农村美术教育的重视不够,美术资源不够,我想这都不是主要原因。
        讲评的方式除了语言讲解外,应注意美术的形象特点,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使学生观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展示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设计,就像是在摆设一样东西,我们应该考虑一下它放在什么位置最合适,最美观。将学生的作品全都展示,有利于全体同学平等地建立自信心,更能使全体同学获得一个开放交流的环境和机会。
        (二)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美术教学中有充分的教学资源可供利用,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领悟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十分有利。
        (三)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从简笔画开始,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新课程改革指出,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谓“学无止境”。在美术教学中还有很多东西要我们去学,去探究。我也希望我们的美术工作者能不断探索,使美术教学不断规范化,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让每节课都充满活力,展示出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在有趣味的环境中学习,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