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李慧幸子
[导读]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基础素质教育的要求。音乐欣赏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审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所有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具体研究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对策。

李慧幸子   醴陵市青云学校  412200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基础素质教育的要求。音乐欣赏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审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所有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具体研究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对策。
【关键词】中学音乐;音乐教学;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65-01

        一、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感情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大多数中学课堂不注重在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而只关注了如何完成一首音乐的基础知识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缺乏音乐审美能力,从而达不到音乐的审美教学,教学目标也不够明确。而且,更重要的是音乐课程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所以学生们仍然在学习音乐,只是因为他们对音乐本身感兴趣。如果他们对音乐感兴趣,他们会认真学习和讨论。有些学生对学习音乐失去了积极的兴趣,没有动力鼓励他们继续学习。1因此,音乐课程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热情和动力。
        2、缺少课堂互动,教学方式呆滞
        我国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大多繁琐、僵硬、保守,学习篇章无章法可言。因此,在教材中,没有体现音乐的艺术特色。教学的实际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挂钩,最终导致学生对课堂提不起兴趣,学科之间缺乏互动。而在教学方法上,音乐教师简单地传递音乐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教学方法和形式过于呆板和保守,缺乏生动性。教师往往采用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而不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效果将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重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是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程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避免这些弊端。只有将音乐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分开使用,才能达到音乐欣赏课教学改革的意义。
        二、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研究
        1.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美
        音乐课堂教学应注重欣赏音乐和听音乐,因为艺术的声音就是音乐本身,所以学生应该通过音乐本身来感受。然而,学生和专业音乐家之间仍然有本质的区别。他们只能算是普通的欣赏者。就音乐欣赏能力而言,几乎没有音乐技能和音乐技巧。如果你看看课堂上教的内容,音乐对学生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学生们更喜欢火的流行音乐。1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需要创造一个适合学生欣赏教授音乐作品的氛围和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全心倾听音乐,欣赏音乐,从而达到从心到体的音乐美的效果。
        为了营造一个好的音乐场景,首先要把背景解释清楚。包括作品的时间和地点、作品中出现的人物以及人物的内在变化。


在讲解音乐时,教师应事先说明音乐创作者的情况和作品的背景,使学生结合这些作品来理解作品,在大家面前再现当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如果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去欣赏作品,他们的内心就会随着音乐本身的变化而变化,而音乐的美也可以借此机会深入学生的内心。然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优秀的语言技巧来创造音乐场景,但语言要简单有力。用最短的时间来解释结局,别忘了音乐是主角,应该贯穿整个过程。
        教师还可以将画面的美感与音乐相结合,达到营造课堂音乐氛围的目的。在教学技术和音乐渲染中,教师可以相互配合,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音乐、形象、情感的融合,使音乐在最佳状态下欣赏,使学习内容生动形象。1
        2.开设欣赏课,唤起学生内在情感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时期人们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不尽相同。在当代社会,两种新型人才的出现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一是专业人才逐渐演化为综合性人才;二是公众对人文类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提升,新时期的新型人才应具有超强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形成包容的人文理念,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
        如果想学好音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听。在听音乐时,观众会有极其丰富的情感波动。2同时,在美育和德育中,音乐欣赏也是两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净化和拓展观众的思想,激发观众的心灵,提高观众的情感效果高,观众的精神境界也能得到相应的升华,其作用早已得到认可,因此,就目前而言,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其意义重大突出显示。
        3.探究学习,多角度的分析音乐的美
        现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教师需要在整个过程中鼓励学生朝着最终目标发展。在探索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主动去理解,可以从有趣的音乐主题开始进行简单的引导讨论,在主题式的讨论中需要回答问题和引导,最后还要为老教师的哲理进行探索,熟悉方法,运用。教师在进行教育时,需要创新教育方法,使学生产生兴趣。3在制造类课程中运用教育领域,以音乐为中心,将音乐相关学科与音乐课相结合,欣赏音乐,丰富音乐课堂的内容。这样,音乐课就成了学生升华和寄托情感的地方。3教师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欣赏音乐之美,由浅入深。音乐的探索与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中,他们可以提高感官认知,进而进行理论认知,从而实现和发挥作品中丰富多彩的情感。4另外,在探索的过程中要获得更高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观。
        结语 
        音乐作品来体现一种艺术美,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完整性。艺术教育可以给孩子们一个直接的艺术想象,让他们得到艺术的直接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简单、最重要的教育方式,音乐课是美育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中学音乐欣赏课堂,创设教学情境、开设欣赏课、探究学习,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感受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莲.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A].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2.
[2]卢玥.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学[J]. 音乐天地,2018(10):2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