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原因及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刘晓秋
[导读] 初中数学存在基础性特征,囊括后续生活必备的信息和技能。初中数学受教育群体实际上已拥有数学基础,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数学方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开始迅速提高,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能力明显改善。因此,初中学生具备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具体论述影响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原因及对策。

刘晓秋    吉林省镇赉县第四中学校   吉林  镇赉  137300
【摘要】初中数学存在基础性特征,囊括后续生活必备的信息和技能。初中数学受教育群体实际上已拥有数学基础,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数学方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开始迅速提高,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能力明显改善。因此,初中学生具备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具体论述影响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94-02

        一、初中生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1、初中生缺乏数学自主学习的认知
        经由评估活动可以观察到,初中学生往往没有建构起数学自主学习概念,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自主学习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认为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课前预习。对于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老师与家长对于数学自主学习的认同度不高,本身没有正确的理解自主学习,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育比较少,使得学生对自主学习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所以导致了学生不知道如何去进行数学自主学习。
        2、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意识薄弱
        有很大一部分的初中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参与意识非常薄弱,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这一部分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非常依赖于老师,他们的学习活动完全都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的。而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数学这一门学科在初中所以学科中学生公认的难学的学科,所以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也就会更高,而学生自身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分析能力不强,也就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其数学自主学习活动,从而产生退缩的心理。
        3、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
        自主学习事宜的主体在于受教育群体,不少学习计划必须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实现前提。老师在这其中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者,这样就要求了学生需要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从所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不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首先是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了学生意志力不坚强,自我管理能力缺乏。
        4、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
        绝大部分的学生在数学这一课程中,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很多的同学对于自己自主学习的任务并不能积极主动的完成。而且,在数学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并不会一直放到自主学习这一活动中来,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所得到的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不高。



        二、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提高教师与家长的认同度,加强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认知
        首先,校领导理应专门为相关教师提供培训平台,通过集训服务的方式,促使教育人员率先拥有自主学习能力有关塑造技巧,凭借教育主张、实例分享活动,促进师资队伍深入把握数学自主学习领域的作用原理;第二,突出引导性效果。以优秀教师作为榜样,通过示范作用,带动所有教师群体贯彻相关授课模式。第三,通过教研过程,进行分享交流,以此吸收教师思想主张中的精髓成分,进行激励,带动全员关注,并主动升级自身授课模式,增加关于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授课内容。
        总之,学校和家庭要形成合力,采取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去认识数学自主学习,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数学自主学习的意义重大,鼓励学生进行数学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提高数学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
        初中生实际上属于建构学习习惯的黄金期,科学的学习习惯将会显著增强受教育群体的实际学习收效。另外,这也会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这样做:
        第一,老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在学校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老师,所以这就要求了老师需要以身示范。老师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否则就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为了不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老师必须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第二,注意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引导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在上课时要注意做好重点内容的记录,要用正确的方法做数学笔记。在课后加强预习和复习。
        3、合理运用教学方式,提高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即便初中教学环境下,学生始终作为主导角色发挥作用,然而授课人员并非排除在外,依旧将在授课环节中产生积极影响。老师在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运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自主学习,明确自己学习目标,挑选合适自己的学习内容与方法。
        结语:本文重点面向初中学生这一对象,探究其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塑造现状及改进办法。其主要现状:关于该群体自学方面的短板表现:概念缺失、自我控制力较弱、自主学习水准较低、自主学习热情度不高。之后,本文探讨上述问题的成因,给出具体应对方案:增进授课人员、监护人的相关概念,引导学生强化数学自主学习意识;以激励方式促使其参与自学模式;提升学生自我管控力;塑造科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樊想.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研究[D]. 2016.
[2]殷晶晶.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D]. 2018.
[3]梁红雯. 浅谈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 000(035):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