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杨雄平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希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整体能力提升,所以在当前的小学体育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好的完成相关的生本模式教育,让学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当中的主体,更好的围绕学生整体知识学习来完成知识的学习,围绕学生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以此从本上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热情,全面灵活有效的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来打造一个以生为本的高校教学课堂,综合的提升当

杨雄平     四川省剑阁县摇铃小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希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整体能力提升,所以在当前的小学体育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好的完成相关的生本模式教育,让学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当中的主体,更好的围绕学生整体知识学习来完成知识的学习,围绕学生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以此从本上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热情,全面灵活有效的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来打造一个以生为本的高校教学课堂,综合的提升当前的课堂教学效率,最大程度的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
【关键词】小学体育;以生为本;高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42-01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此阶段能够让学生为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并且在此过程中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能够让其奠定基础,而在当前的体育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会全面的参与到知识的教学环境当中来,但是却无法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最终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在当前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其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模式,以学生实际需求和发展需求为主体,更好的围绕学生来搭建有关的教学知识内容,最大程度的让其可以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注重“以生为本”的重要性
        以生为本是当前教学工作的主体所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是课堂的引导者,其应当主动引导学生来积极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来说,让其能够更好的开展相关的知识教学活动。同时全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其主要的教学形式、结构和内容等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更好的围绕学生来说全面的展开相关的活动。对于以生为本来说,其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通过此方法能够更好的打造当前的课堂高校教学策略,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基础之后可以全面的开展有关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其能够全面的调动学生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并且在此过程中其可以综合的完成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综合培养,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到学生的身边,整个课堂知识教学围绕学生开展,全面保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有效提升课堂体育教学的效率。
        2打造高效体育课堂策略分析
        2.1制定“以生为本”的体育教学目标
        当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完成对学生体育教学质量和最终效果的全面提升,通过自方法能够对教学工作直接产生作用和影响。对于传统的知识教学工作来说,其并没有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其是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当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完成相关的科学目标设计,让学生可以在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中进行知识学习,综合保证课堂内容具有全面的丰富、多样、生动和有趣性,切实的满足小学生心理和兴趣爱好,整个过程中需要充分的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内容的选择上应当从多个角度入手,充分依据小学生体育能力和兴趣爱好等都进行合理的设置与选择,确保整体的教学内容可以得到良好的实现。


针对相关的教学内容来说,教师应当确保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和实效性。综合保证小学生心理和体育生都可以得到具体实现,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心理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确保能够完成个性化的培养理念,综合的确保相关教育工作可以得到全面性和有效性。
        2.2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使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都要有着一个正确深刻的认识,其能够确切落实到具体教学工作当中。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应认识到每个学生之间的个体差距,整个教育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之间身体素质、体育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进行全面的认识,更好的对每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此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不同学生应当在能力和特点上都要进行针对想的指导和教学,所以在当前的体育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基础出发,更好的完成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都进行良好的开展,针对实际的体育知识教学来说,教师要完成分层次教学方法,更好的开展有关活动,当前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不同的学生都要完成实际的教学安排,针对不同的学生需要完成相关的实际能力培养,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层次,按照不同层次和目标来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知识学习,同时切实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如此一来能够培养其体育知识学习兴趣,综合的保持体育课堂教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3采用激励性评价,体现“以生为本”的高效体育课堂
        在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学的主要对象为全体学生,很少针对学生个人展开教学,严重忽视了学生在体育兴趣、身体素质及学习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自卑、畏惧和抵触情绪。所以,在“以生为本”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对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手段,切实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树立其体育学习的自信心,让班级的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并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实现快乐体育。采用激励评价时,教师应对学生表现出的优势进行及时赞扬,多用“你真棒!”“你做的很好,再接再厉!”等表扬话语,对表现相对不好的同学应给予指导同时予以鼓励“加油,老师相信你!”“不错,你能行!”等,从而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体育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展开体育学习和训练,真正打造一个“以生为本”的高效体育课堂。
        3总结:
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小学生运动习惯以及体育思想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以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进行紧密结合,打造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研究[J].潘寿能.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
[2]数字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J].王玉英.华夏教师.2020(15)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赵一英.家长.2019(03)
[4]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方法研究[J].石福多.新课程(小学).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