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素读”模式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泽仁翁姆 帅琦
[导读] “素读”是我国传统而经典的一种阅读方法。运用“素读”的模式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走进古诗词、理解古诗词、体会诗境、表达诗情,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凸显古诗词朗朗上口的文体特点,更能让学生在不求甚解中体会到古诗词的艺术魅力,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表达美,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泽仁翁姆  帅琦    康定市民族小学  626000
【摘要】“素读”是我国传统而经典的一种阅读方法。运用“素读”的模式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走进古诗词、理解古诗词、体会诗境、表达诗情,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凸显古诗词朗朗上口的文体特点,更能让学生在不求甚解中体会到古诗词的艺术魅力,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表达美,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素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21-01

        一、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素读”模式的原因
        (一)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素读”是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即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强调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反复诵读,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应用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或观赏时不加以任何个人的偏见或喜恶,平和地完成,以更好地悟出原作者的思想和诉求,不会束缚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想象空间,让学生更自主地在“素读”中通过自己思考去感受古诗词的特点,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促进小学古诗词教学效率
        由于古诗词本身历史悠久,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所以对于小学阶段的老师来说,开展古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但是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素读”模式就可以很完美地解决该问题,因为“素读”不要求学生完全地理解古诗词内容,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大量反复朗读背诵的过程中,自己产生对古诗词的疑问,产生对古诗词的求知欲,而这种求知欲可以大大地促进古诗词教学的效率。就像日本的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曾说过的:“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办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
        (三)有益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力
        古诗词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血液,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尚未具备“相当教育”的学生而言,很难让他们完全的理解古诗词经典的深刻含义,但是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小学启蒙阶段输入大量的完整的经典文本信息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为学生以后运用语言提供了可效仿的典范,以期达到将来的厚积薄发,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应用“素读”模式进行古诗词教学很有必要。
        二、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素读”模式的注意点
        (一)避免死记硬背
        虽然“素读”模式不追求投入理解,但是也不倡导死记硬背。一来,死记硬背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对古诗词的抵触心理;二来,死记硬背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都十分有限,只能让学生有短时记忆,而无法形成长效记忆,且有可能会养成学生不爱动脑的不良学习习惯。
        (二)注意字词发音的正确性
        “素读”模式重点肯定是在“读”上,而“读”就对学生的汉字词汇量有着一定的要求。


特别是有声的朗读就要求学生要注意古诗词中的通假字和一些生僻字的发音,古诗词在古时候是唱出来的,所以一般都有很强的韵律,读对读准发音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特点。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字词发音,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读”。
        三、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素读”模式的方法
        (一)“诗”读百遍其意自现
        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其实,对古诗词也同样适用。学生在“素读”中记住了一首古诗或者词,虽然当下可能学生没有能完全理解古诗词的全部内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增加、知识面的拓宽和理解力的提升,记忆中的古诗词就变清晰易懂,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古诗词教学尝试。因此,老师在平时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可以广泛地使用“素读”,让学生先记住古诗词,再慢慢地帮助学生理解,不急功近利,而是循循善诱,让学生真正地自主理解古诗词内容,而不是只是记住老师讲的古诗词内容。比如,在讲到《小池》这首古诗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早读的时候先读熟这首诗,既不占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又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素读”,真正地贯彻“素读”的主旨。而且学生在一遍遍的“素读”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这首新古诗的熟悉度,降低了在课上进行新古诗教学的突兀感,更有利于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二)通过正确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素读”
        用对了方法很多事都能事半功倍,而“素读”这一新办法显然可以有效增强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但是学生能否正确地“素读”也是该办法的成功的关键点。只有学生们能够正确地“素读”,才能形成有效的“素读”,“素读”模式的应用才是真的发挥了作用。因此,为了“素读”的有效进行,老师需要做好示范作用,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素读”的正确方式。比如,老师在让学生进行“素读”之前,可以先带着学生读一遍,让学生们知道如何去读以及提醒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而不是放着学生一直重复着错误的“素读”,最终学生可能会很难纠正过来。例如,在进行《回乡偶书》的“素读”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鬓”字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如果学生由于懒于查字典而一直不读那个字,或一直读错,这显然给老师纠正学生错误增加了难度。因而,老师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
        (三)开展古诗词背诵小比赛提升学生“素读”效率
        首先,比赛的竞争性可以很好地点燃学生们的斗志;其次,利用比赛的形式可以增强“素读”过程的趣味性;最后,比赛的形式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素读”氛围。因为“素读”的直接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背诵下该古诗词,所以点燃学生斗志、增添趣味性以及对“素读”氛围的营造最终有利于直接提升“素读”的效率。因此,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背诵比晒形式来促进“素读”模式的应用。比如,老师在课上让学生进行“素读”时,可以和学生说:“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谁能第一个背诵下这篇新古诗就可以获得一次值日免除权。”设置适当的奖励可以加强比赛的竞争性,由此激发出学生更大的潜力,让“素读”模式的效率得到直接提升。
        结语:“素读”模式虽然已经有了很悠久的历史,但是要想在现代古诗词中发挥效力,还是要做出更多的转变,需要老师们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结合当代学生学习特点,让“素读”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蓝毅萍.古诗词教学中的“素读”模式[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06):26-27.
[2]胡锦沛. 语文“素读”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