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4期   作者:贾爱美
[导读] 对比不同治疗措施对探究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头晕疗


贾爱美
                        (青州市谭坊中心卫生院;山东青州262516)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治疗措施对探究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头晕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并结合不同治疗措施将其具体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建制40例。研究组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参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头晕缓解情况。结果:实施相应治疗措施前,两组患者的头晕情况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相应治疗措施之后,两组患者的头晕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头晕症状应当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进行治疗,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头晕症状,且切实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评分,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临床疗效
引言:慢性脑供血不足是脑供血不足中的一种分类,据统计,国内的急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慢性脑供血不足,也就是说,慢性脑供血不足较易控制。结合我国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发病现状分析,>80岁的老年群体中存在80%的脑供血不足患者,>60岁的老年群体中至少存在70%不同程度的脑供血不足[1]。基于此,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并且将其具体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对探究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头晕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并结合不同治疗措施将其具体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建制40例。研究组性别比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阶段:46-67岁,平均年龄(55.46±5.12)岁;病程分布:3.5-8年,平均病程(6.45±2.13)年。参照组性别比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阶段:45-67岁,平均年龄(56.96±5.72)岁;病程分布:4-8年,平均病程(6.15±2.7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阶段以及病程分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1天2次,1次1.5g。参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1天3次,1次15mg。持续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头晕缓解情况[2]。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我院将两组患者实施相应治疗措施后的临床疗效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具体表现为患者的头晕缓解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主要作用于本次研究中所产生的相关数据信息的统计与分析,利用(x±s)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计量资料,运用t进行检验;利用(%)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计数资料,运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头晕缓解率比较
   结合表1所示,40例研究组中完全缓解的患者为27例,得到显著缓解的患者为10例,未得到缓解患者仅存3例,经过计算得出,研究组患者的头晕缓解率为92.50%;40例参照组中完全缓解的患者为24例,得到显著缓解的患者为9例,未得到缓解患者仅存7例,经过计算得出,研究组患者的头晕缓解率为86.00%[3]。实施相应治疗措施前,两组患者的头晕情况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相应治疗措施之后,两组患者的头晕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合国内临床现状分析,脑供血不足大致可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脑供血不足又称急性脑缺血,是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因此临床上较为重视。随着近些年来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率提升,也逐渐发展成为医学临床深入研究的主要对象[4]。总体而言,脑供血不足时刻威胁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质量,存在较高的危险性。具体来说,脑供血不足是指脑内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脑供血不足的致病原因多余脑动脉硬化存在较大的关联性。脑供血不足常见于神经内科临床,据临床结果显示,脑供血不足的常见症状为反复头晕、头昏、头痛,伴有耳鸣、心烦、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表现,常见病因包括颈椎疾病影响、血压下降、血液黏度增高以及微血栓的形成等等[5]。
   通常情况下,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为精神意识异常、运动神经功能障碍以及感觉功能障碍等等。首先是精神意识异常,其主要表现为嗜睡、乏力,但是这些表现并非疲劳所致,而是脑供血不足的征兆,部分患者也有可能呈现出失眠多梦等症状。其次是运动神经障碍,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失灵,因此常常导致嘴歪、流口水、说话困难,最终形成一侧肢体无力或者活动不灵等症状。最后就是感觉功能障碍,患者的脑补供血不足常常会影响到感觉器或者感觉神经纤维,因此常导致出现面麻、舌麻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肢体自发性疼痛、耳鸣、听觉退化等症状。
   综上所述,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头晕症状应当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进行治疗,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头晕症状,且切实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评分,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程继珍,察美娥.不同护理模式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76):163-163.
[2]刘建鑫.不同护理模式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4):216-217.
[3]刁纪敏.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39):7-8.
[4]刘凤勤.护理干预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6):234-235.
[5]王圣诺,王云.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556-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