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陈婕妤
[导读] 从目前来看,国际竞争激烈,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教导出高质量的人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历史教学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资源和人文底蕴,是开展文化教育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因此要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有效的渗透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陈婕妤   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  444324
【摘要】从目前来看,国际竞争激烈,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教导出高质量的人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历史教学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资源和人文底蕴,是开展文化教育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因此要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有效的渗透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73-02

        高中历史是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之外,更需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指导。受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与思想行为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学生虽然具备充足的文化知识,却品德低下,甚至存在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必要。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关系着民族发展与前途,高中历史教师更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
        一、充分利用好历史学科情感教育功能,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梦的一个直接体现。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呵护民情民意的时代感;公正不阿,态度鲜明的是非感;不畏强暴,敢于仗义执言的正义感;以天下为己任,献身社会与事业的责任感;一诺千金,关爱他人的友谊感;救死扶伤,济贫解危的人道主义感。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兴亡意识和忧患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使学生能够关注国事、关注国家的发展。挖掘历史资源,为学生讲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加深学生对国家的了解。如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和学习,探究中国之所以屡屡被欺压、被剥削、被侵略,使学生认识到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于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制度落后导致中国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只有顺应时代发民的潮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制度才能强大才能御侮。只有国家强盛了,民族强大了,才能维护领土和主权的独立与完整。面对这样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英勇的抗争和数次探索。从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孙中山的“以欧美为师”,从宣传启蒙思想到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从中日甲午战争惨败到全民族抗战胜利,从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到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再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华民族腾飞, 从中我们学生认识到了我们的先辈先进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献身社会与事业的责任感,是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最好诠释。在这一系列教学过程中就不知不觉的的强化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爱国主义教育顺利成章地渗透到学生的意识脑海中。
        二、引导学生对人类灿烂悠久文化的热爱,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承载着各种悠久、灿烂的文化。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想要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还需要充分激发学生对人类灿烂悠久文化的热爱,通过一些历史人物事迹与言行举止,感受到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与崇高的思想境界,从而更好的感受历史的喜悦与悲壮。历史本身具有一定的特别性,很多情感都寄托于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当中,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历史的特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其信奉真理、维护正义、刻苦求真、敢于攀登的精神。
        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历史事迹,然后利用多媒体将历史事件还原,为学生营造更加真实的情景。同时,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培养学生爱国精神,让学生感受到自身身上的责任,从而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
        三、通过历史课堂正确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重要内涵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属于国家层面的内容,其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结合国家层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使学生感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引导高中生关注于国家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高中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使高中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例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注重从整体角度入手,将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进行紧密地联系,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抗日战争等历史内容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国际形势做好分析和把握,使学生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事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及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教学之外,更需要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因此,教师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更应该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确保学生能够在日常教学当中,更好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努力追求真善美,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品质与健全的人格。教师可以将历史人物身上的高尚人格、精神气节与优秀品质营造成榜样,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学习,从而潜移默化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例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包含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几个主要专题,包括各种重要任务、政治事件、社会制度等。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古今中外政治制度、阶级的发展。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历史事件发表自身看法,并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融入到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各地区精神文化差异。
        四、重视历史学科教育中的理性、民主与法治精神的弘扬
        敢于学习、大胆探索、刻意追求、勇于攀登的精神,意志坚定顽强拼搏、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精神,维护正义、信奉真理的精神,实事求是、勇于承认错误和修正错误的精神,矢志于事业、坚持到底的精神等。
        如布鲁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哥白尼学说,以勇敢的一击,将束缚人们思想达几千年之久的“球壳”捣得粉碎。布鲁诺在天主教会的眼里,是极端有害的“异端”和十恶不赦的敌人,遭到天主教的迫害,他相信真理的信念,为了人类的理性,甘愿接受火刑,面不改色地对凶残的刽子手轻蔑地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布鲁诺不畏火刑,坚定不屈地同教会、神学作斗争,为科学和理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科学精神永存!
        “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全面夺权”,造成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的空前践踏及对社会发展的严重危害。这段历史对我们认识民主法治教育的必要性提供了很好的历史镜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制定的新宪法,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党的十五大提出,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此依法治国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了新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在这一系列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理性、科学、民主,法治的精神。
        学习历史就是需要通过以往的历史,更好的建设当前社会。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时,应该将其渗透到历史加血当中。例如在近代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让学生明确“以天下为己任”,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国家民族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注重关注国家前途与发展,树立学生爱国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从而在学习和生活当中,不断提升自身道德水平,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基于以往理论,从不同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和提炼而提出的,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学科人文性的体现,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时期是成长的敏感时期,人生的价值观初步形成,还在不断地接受新东西,抛弃旧概念,在筛选中确立自己的价值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有效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效的渗透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健,林小燕.发挥历史学科优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中历史必修课教学内容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1(2):87-89.
[2]伍婧航.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25(10):29-29.
[3]高小兵.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4):81-82.
[4]余果.刍议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俪人:教师,2016,03(5):96-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