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卓越
[导读] 音乐欣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音乐课堂学习内容,提升学生审美情趣,让学生获得更多音乐美感知,还能够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和价值观的提升。本文就如何成功地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展开了自己的研究。

卓越    青川县关庄镇第一小学校  628113
【摘要】音乐欣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音乐课堂学习内容,提升学生审美情趣,让学生获得更多音乐美感知,还能够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和价值观的提升。本文就如何成功地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展开了自己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欣赏课;审美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66-01

        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小学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不论高年级还是低年级每单元都会有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低年级的比例大约在二分之一,到了高年级欣赏课的比例甚至达到三分之二。所以说现如今音乐课已经不再只是单一的会唱音乐课本中的歌曲了,还需要培养学生欣赏、鉴赏音乐美的素质与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标志之一,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完美的音乐教育。”所以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孩子智力、陶冶孩子的道德情操和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下面我就结和本人实际教学工作和学习体会,谈一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
        詹姆斯﹒默塞尔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其实也就是欣赏教育。”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不懂得欣赏的人,再美妙的音乐在他们的耳中也只是几个简单的音符而已,他们看不到音乐背后隐藏的独特魅力,感受不到音乐带给我们的独特美感,审美观念无法提升,心情也不能愉悦。而那些明白欣赏意义的人他们能够感觉到音乐的魔力,能够成为优雅知性的人。由此可以说明,欣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
        二、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误区
        (1)一些小学音乐老师没有真正地意识到欣赏教学的真正内涵。这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虽然也知道让小学生们欣赏音乐,但是他们不认真备课,不仔细挑选那些真正有欣赏价值的歌曲,而是随意地让小学生听一些乱七八糟的歌曲。这样不仅让小学生感觉到无趣,还会因为自己的随意放歌,让小学生形成错误的审美观。
        (2)一些老师在上课时过分地给小学生解释歌曲创作的种种背景,忽视了欣赏的本质。很多音乐老师认为小学生认知能力很差,不能自己单独去思考和理解歌曲,于是他们就把所有关于这首歌曲的东西全部告诉学生。这样不仅没有给小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还会让小学生更加厌恶音乐。
        (3)很多小学音乐老师在放音乐的过程中,时常地中断,把音乐分成一段一段地来让小学生欣赏分析,这使得整个音乐变得不连贯,毫无美感可言。有些老师在课堂上选的音乐往往是那种很长的音乐,于是他们在欣赏教学的时候,一段一段地给学生放,让学生分析。
        我们都知道,音乐作品本身是一个整体,音乐绝不能一段一段地来欣赏,这样小学生不仅感受不到音乐本身的美感,想象力也不能得到发挥。



        三、开展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措施
        (一)维持课堂纪律,创造良好的聆听空间
        要想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首先要保持安静的聆听空间这是非常重要的。要从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们安静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欣赏课顾名思义就是一边听一边欣赏,如果不认真去聆听音乐怎么能欣赏出音乐的美妙、怎么去品味和了解它呢?就这一点我在平常的音乐课上会反复强调:我们要做一个文明、有思想、懂得尊重的的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只要听到音乐我们就要立刻安静下来,这是对音乐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二)教学设计要体现音乐欣赏可操作性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设计,要注意把握三个维度:1.导语设计要生动,能给学生以触动,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2.教学环节要安排合理,衔接也要自然、舒畅;3.学生参与课堂音乐活动要有较高可操作性,要在教师可控制的范围内,要维持好课堂纪律。另外,音乐欣赏教材内容的选择也非常的关键。首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来进行认真的筛选,给学生欣赏作品要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和情趣,要符合现阶段学生的欣赏主题,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与兴趣。其次,音乐欣赏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要符合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特征性,并且要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例如在欣赏二年级第八课的《新疆好》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还特意准备了新疆的特有乐器:手鼓,和新疆的服饰,并且还给学生展示了新疆手鼓的演奏方法和新疆特有的民族舞蹈并向他们介绍新疆的风土人情,带着他们学了几个新疆特有的舞蹈动作,同学们欣赏的很起劲,在不知觉中进入了好的课堂氛围中。
        (三)引导学生“想听”的欲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的课堂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想听的欲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欣赏课的导入方面很重要,要首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说的参与,及时引导和调动学生在欣赏音乐后说出自己听后感受,并能够和大家一起讨论,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欣赏《三只小猪》这首乐曲,在欣赏乐曲之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接下来的欣赏中找到答案,“刚刚老师给大家展示的小提琴,他和动物是好朋友,他是谁呢?”这样的设问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认真聆听乐曲的欲望和积极性。
        (四)及时对小学生进行评价
        音乐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要多鼓励、多赞扬。音乐课的评价是教学中不能缺失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小学生就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朝着正确的审美方向迈进。因此老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总之,音乐欣赏是理解音乐、学好音乐的基础。小学音乐老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1]李娇.试论音乐欣赏在高师音教专业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教学的若干问题[J].中国音乐,2006,(3):176-180.
[2]焦强.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3):240.
[3]谢月琴.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J].才智,2010(18).
[4]教育部.小学音乐教学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