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分析 王华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王华
[导读] 在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突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促进教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此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概述,并探究了具体的培养措施。

王华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仑中学  255129
【摘要】在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突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促进教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此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概述,并探究了具体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内涵;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61-01

        在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增强学生核心素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刚刚接触物理难免会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距离感,在此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对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模拟、设计教学方法,以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物理是一门与实践和观察息息相关的学科,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对自然进行探索,从而会影响到科技的不断发展。物理学的研究离不开人们对自然以及物理知识的探索,这一过程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也就要求拥有物理探索能力的人能够具备物理眼光,拥有物理素养。通常情况下,物理素养主要指的是科学精神、物理概念、个体学习这三种,能够充分体现人文素养。与此同时,在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受到社会规则、态度、精神等的支配[1]。因此,物理素养更倾向于在人文精神、人文能力以及人文技能等方面呈现。
        在初中阶段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然而,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在于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基本知识、概念,并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实验能力、提问能力以及各种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在当前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主要依靠自主探究的方式对物理进行学习。对物理学习的方式除了能够使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具体方法之外,还需要学生能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对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及其背后所包含的物理原理、方法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究。
        二、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提供思考空间,发散思维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尤其注重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机会,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培养核心素养。


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好奇心较大,接触到一些新奇的事物或实验时会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们设计启发性较大的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例如,我们在学习“光的传播”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设计问题,如“光是通过怎样的传播路径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传播的速度是多少呢?”教师将这些问题抛给学生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自行去探究[2]。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学生们解答问题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帮助,通过实验一起探究。这样一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都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二)尊重学生主体,培养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对于物理学科教学需要教师以启发性的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不断去思考、探索物理问题,只有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得出来的结论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例如,我们在探究物体沉浮条件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构建相应的问题情景来引导学生思考:“水中漂浮的物体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让它们下沉?物体放在水中漂浮,那放在酒精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教师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学生的思维就会被调动起来。针对问题产生联想,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小组之间积极讨论,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能够很快探究出沉浮的实质和条件。在这种物理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不断形成创新能力,也会对物理教学效率产生积极影响。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过程当中,能够通过慢镜头等各种方式对实验速度进行放慢,使得学生能够清楚观察的物体,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的一系列过程,最终在探讨的过程中了解物理规律,并且掌握与之相对应的物理知识。例如我们在机械能转化这一单元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该实验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学生不能够充分了解动能与弹力势能相互转化的整体过程,最终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展开线上教学,教师可以运用照相机将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录制并且演示,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回放慢放的功能,让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反复观看,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使得学生了解物理规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践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基于改善学生对物理学科态度角度出发,改变以往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佳佳.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1):7.
[2]王朋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