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李智慧
[导读] 在当今社会时代得以快速进步和发展的这一背景下,加剧了人才市场竞争,所以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则必须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处在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更要重视核心素养的提高,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因此,本文针对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仅供参考。

李智慧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永丰镇李塬小学  陕西  商洛  726109
【摘要】在当今社会时代得以快速进步和发展的这一背景下,加剧了人才市场竞争,所以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则必须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处在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更要重视核心素养的提高,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因此,本文针对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58-01

        引言
        作为教师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到核心素养的概念,针对于核心素养,简单来说指的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时代的发展需求。就目前来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采用,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教育工作经验,针对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和指导。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就目前来看,素质教育成为了现阶段的主流教育观念。在素质教育这一背景下,其中明确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则需要注重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并不仅仅只是传统的运算能力,而是变成了一种综合能力。而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1)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教育教学有了更高要求标准。(2)转变了以往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价值,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主思维模式的形成。
        作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其主要教学目标不仅仅只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人们眼中数学这门学科有着一定的抽象化和逻辑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有所困难。从理性的这一角度来看,产生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未能达到高效程度,所以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混乱。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好完整的认知体系,避免知识的混杂。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一)利用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思考
        针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有着较强的实用性特点,所以数学学习简单来说指的就是从一个问题出发再回到问题的这一过程。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则需要合理设计好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思考和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这一背景下,就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现阶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要将其摒弃掉,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而自身则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问题并有效解决。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问题设计的这一环节中必须要充分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问题的价值,从而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平行线”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平行吗?”或者“怎样能够证明两条直线是平行关系的呢?”等等相关问题,这时则会充分调动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然后自主积极的参与到思考和探讨当中,而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二)通过动手实践,加强知识的巩固记忆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对于教育教学来说也同样如此,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对知识有一个更好的掌握。针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所以通过实践操作这以学习方式的采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实际教学之前,需要事先合理设计好实践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组织学生开展,从而在动手实践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如何利用三角形或长方形等相应图形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在动手操作的这一过程中可以推理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三)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数学这门学科有着较强的抽象化和逻辑性特点,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标准。所以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则需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这样在小组的共同讨论下可以将数学问题有一个更好的解决,另外还可以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理想教学效果。例如:在对学生教学有关“统计”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图的制作,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在素质教育这一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如此重要,但是要想达到这一理想目的,绝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教师跟随教学改革脚步,并不断的总结和提高自身的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核心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蕾.新课程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63):81-82.
[2]陈小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18):75.
[3]辛兵锋.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20(14):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