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杜朝君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杜朝君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力,唤醒了初中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的促进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高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不断的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全面的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杜朝君    四川省南充市实验中学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力,唤醒了初中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的促进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高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不断的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全面的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96-01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计算机、互联网成为教育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得以有效弥补,进而使初中数学教学不再枯燥单调,提高了初中数学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成效。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功能
        第一、利用多媒体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信息贮存量大等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查找学习障碍,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提高课堂效率、增大课堂容量、进行全面即时性辅导。第二、多媒体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基础。第三、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模拟微观世界的化学反应和现象,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第四、多媒体的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作用于学习者,可以同时调动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体系,使学习者在最佳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达到最佳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和视觉中能接受知识约65%;多媒体的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用信息技术导入教学情景内容
        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它们图文并茂展示给学生,并且设置一定的悬念。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情境导入,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去主动的探索和思考。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可感。比如学习三维图形等,学生空间感较差,难以想象该种图形。教师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呈现大量三维图形以及生活中的实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下,能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二)建立信息化教学平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初中数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微乎其微。而且,在初中数学中有许多问题是无法用语言进行解释的,这也很难保障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并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课堂辅助教学。在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中,教师应以模块化设计思想,将信息化教学平台划分成结构平台、标准平台与界面平台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结构平台主要包括接入交换模块、数字资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与安全灾备模块,接入交换模块主要具有数据交换功能,数字资源模块可对分布与异构的局部资源进行控制,从而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软件资源、教学素材数据库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其中包括文本、视频等教学资源。数据分析模块能够以数据中心为基础,生成教学过程中的各类报表。安全灾备模块则可对业务快速回复与数据中心无法恢复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界面平台中,则分为教学活动模块、信息交流模块与配置执行模块,教学活动模块可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个实时双向交互的网络教学环境,而信息交流模块则能够实现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换。标准平台中包括一系列的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与应用标准,以便于对不同多媒体设备、应用软件进行连接和使用。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中拥有大量的教学资源,能够帮助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课件演示,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演示过程进行自主对比和分析,在开阔了学生数学视野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性认知。
        (三)应用信息技术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决定课堂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多媒体手段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的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课堂容量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板书方式、速度的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题目的分析或解答过程等预先存储在电脑当中,课堂上适时地在学生面前再现出来;还可以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特点,在课堂上快速、准确地进行作图,为课堂增加知识容量。教师可以对教学目标信息实现实时控制,可以在任何时刻让某段文字、某个图形出现,也可以在任何时刻让客观存在隐去;可以随机作出图像,可以对屏幕上出现的运动对象随时干预,像电影定格一样使之静止在某一画面上,以对某些需要强调的运动结果进行特写;可以对图形(或图像)进行局部放大等等。这样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了课堂效率。
        结语
        总之,课堂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师将更方便地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教育资源,同时又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需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而且更需要有现代的教育观念、坚实的教学功底和精湛的教育艺术。
参考文献:
[1]薛旭.丰富初中数学课堂  创新数学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20(79):71-72.
[2]韩玉花.浅析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策略[J].考试周刊,2020(81):77-78.
[3]汉景林.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