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管窥 陈菊香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陈菊香
[导读] 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好课堂导入方法意义重大,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导入方法并不固定,需要按照学生情况与教学内容的不一样来展开及时的调节。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深入探讨有效的导入方法,为更好的为学生传授新知识带来帮助。

陈菊香    新疆特克斯县高级中学  新疆  伊犁  835500
【摘要】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好课堂导入方法意义重大,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导入方法并不固定,需要按照学生情况与教学内容的不一样来展开及时的调节。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深入探讨有效的导入方法,为更好的为学生传授新知识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95-01

        课堂导入属于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方法,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达到课堂教学标准。课堂导入要结合教学内容,构建起知识框架,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导入按照一定的原则,经过师生一同努力挖掘教学内容。教师设计课堂导入要从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多个方面出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合适的导入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思维,对培养学生能力有重要的帮助。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采用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导入的作用
        导入即教学中教师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能够良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为学生学习提供正确的方向,让学生可以对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进行复习,从而良好的引入新的知识。学生思维始终变化,教师要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导入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为学生学习提供正确的方向。还具有激励作用,为学生学习知识带来推动力,让学生更自主学习知识。还有一定的消除学生疑虑的作用,学生通过复习所学知识,打好基础,提高学习自信心,让学生保持更主动的态度学习新知识。导入还具有铺垫的作用,利用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为新课导入做好铺垫。
        二、高中数学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第一,过度求新,不重视导入的作用。为了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大部分教师开始高度认识到课堂导入的作用,在具体导入设计中,大多数教师过度求新,不重视导入的作用,容易产生相反的效果,让导入变得毫无意义。第二,定位不准确。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把自己放到课堂中心位置上,无法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从自己的主观思想出发,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直接造成课堂纪律不佳,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刚刚开始,教师需要开门见山,直接为学生呈现出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内容,此种方法可以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更好的提高教学有效性。直接导入的方法无需教师过多的延伸数学知识,此种方法更加适用于学习新的概念。新的数学概念知识不会受到过去所学知识的影响,也不用展开延伸学习,作为数学知识体系当中比较基础的内容,通过运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快课堂教学速度。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有关《不等式》这部分的知识点时,通过运用这一方法。不等式和等式并不一样,概念、运算顺序、方法、符号等都有很大的差异。若是教师强制性利用等式带入不等式的知识点,那么直接会让学生产生反感。


由于不等式的其他知识点都是建立在不等式概念的基础上,所以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建立起新的知识体系基础,为之后学习有关不等式的其他知识打好基础,避免学生与其他的知识点弄混。
        (二)情境导入法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作为基础,适当的引入语言、视频等素材,将教学内容与之进行结合,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推动学生主动展开数学知识的学习。如学习有关“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这部分知识时,有些教师只是口头介绍之前所学的图形的面积公式,效果并不理想。学习空间结合体,要从多个角度来研究表面积与体积。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具体的介绍当中,要为学生创设出结合生活的三维空间,让学生在这样的空间中认识空间几何体,自主探究出计算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方法。然后,教师要按照情境导入的方法来进行其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回忆正方体、圆柱体等其他的几何体的展开图形。从而不但可以让学生迅速的归纳出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与体积的知识点,而且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方法,经过从不同角度进行激活,开拓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多媒体导入法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导入的方式,利用电教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制作成为生动的课件或者是PPT,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融合教学内容,在整个过程中更好的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水平。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有关“奇函数”的知识点过程中,教师通过在课堂当中展示PPT的形式,将数学知识点形象呈现出来,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良好的增强课堂导入效果。
        (四)复习式导入
        此种导入方法就是说回忆之前所学过的知识点,将新的知识点引入进来,让学生进行复习巩固的基础上,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学习作为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学习新知识要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而复习式导入能够良好的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受,让新旧知识之间良好的衔接在一起,让新旧知识获得良好的过渡。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在旧知识的助力下学习新知识,从而让知识点获得更好的延伸。比如,教师在课堂当中讲解有关排列组合这部分知识点时,教师要先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习过的知识,如找规律、简单组合的方法、交集等知识,这些知识点之间作为相同类型知识的递进,原理一样,可具有不同的深度与广度。教师通过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过的旧知识,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好排列组合的具体意义,让学生更好的将来的数学知识点。
        总而言之,一堂高效数学课堂需要由多个不同的环节组成,其中导入环节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才能更好的吸收与消化数学知识。而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基本上就是10-20分钟。因此,作为课前到课中的重要连接环节,导入环节不只是要能够将新的数学知识点引出来,还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有效性,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掌握好课堂导入的方法,更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明峰.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3):232.
[2]孙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08):239.
[3]井琳琳.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84-85.
[4]孙义荣.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例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06):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