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李明明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李明明
[导读] 数学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应用范围较广的科目,同时也是学生们日常学习的重点学科,随着小学课程的不断的加深,对于小学课堂的改进与创新也是不断进行的,所以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数学课本知识的落实,还要切实的应用于社会的实际里,数学的教学也不仅仅是在于课堂的学习里了,不只是在于数学课本知识的掌握,更在于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的养成,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的提高,所以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也不能仅仅

李明明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二实验小学西校区  山东  德州  251100
【摘要】数学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应用范围较广的科目,同时也是学生们日常学习的重点学科,随着小学课程的不断的加深,对于小学课堂的改进与创新也是不断进行的,所以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数学课本知识的落实,还要切实的应用于社会的实际里,数学的教学也不仅仅是在于课堂的学习里了,不只是在于数学课本知识的掌握,更在于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的养成,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的提高,所以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也不能仅仅致力于小学的课本知识,在讲授的过程里必须将日常的生活环境融入教学的活动里,在教学中完成课程的迁移,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92-01

        引言
        新课标的不断改革要求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所以学生可以进行自己学习,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社会的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成长,还可以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日常的学习,教师要在旁边进行指导,尽量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的激发,使学生主动去探索与研究自己喜欢的问题解决不能理解的问题,进一步促进自身的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促进知识的学习接近实际。
        一、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课堂中应用的意义
        为了符合改革的需求以及新时期教育理念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新课改的落实,所以小学课堂的教育与教学进行改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现代课改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以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很多的问题,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进一步融入生活,贴近生活实际,而且对于小学数学的自主性的知识的培养又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不断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发展与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的具体落实
        1.进行课前准备
        小学生是一个对于各项的知识所掌握以及生活常识积累的较少的群体,所以对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培养是一个艰难地过程,所以对于自主能力的培养应该有老师进行引导,做好课前准备活动,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的意识里告诉学生数学中遇到的问题应该独立的去解决,前期的教育与教学的环境引导对于以后的自主能力的树立打好基础,在数学课程开始讲授的时候,教师提前布置教学的任务,学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研究与讨论,做好预习,进一步完成自主学习,另外,在数学的讲解的过程里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给与学生足够的思考与研究讨论的时间,独立思考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过程,对这种课前引导,时间长了就会促进学生独立能力的形成了。


对于学生学习的知识的自主学习的落实老师要进行及时的指导,从对于学生的评价里综合总结学生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独立学习问题的出现进行统一讲解,点评以及反馈对于自主学习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师的点评可以及时纠正所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换一种思维在进行学习,自己研究,解决问题。
        2.课上综合检测
        对于学生自己学习的成果要进行综合的检测,在老师的课堂中涉及的问题应该符合学生自己预习的学习,贯彻自主学习真正的应用到教学的活动里,学生自己学习的不正确的想法要及时的更正,并且培养学生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综合解决。在对于数学不会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类,然后逐渐解决对每一类的问题的研究办法,最后随着数学知识的积累数学思维方法和思维技巧也会有不断的提升,所以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丰富数学知识的积累,老师的讲课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小学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也要不断的创新,使课堂达到真正意义的活跃,活跃的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自主学习的进一步开展,增加学生的知识的储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解决困难,增长学习信心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里,一定会遇到许多的问题自己查阅资料或者进行研究后依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了,帮助学生引导出一个解答的思路,如果这个时候学生会继续自己学习就自己学,要是学生还是不能够自己学习,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梳理出一个思路,按着思路在进行一步一步的指导,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点在哪里,怎么进行下一步的解决,以后在学习的过程里遇到此类问题就可以轻松应对了。这样的方法更加适合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
        三、学生与教学互相融入,促进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在新时代的数学的学习的过程里,课程标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样也离不开数学,小学数学的改进就是要贴近实际生活,与实际生活联系,在学习中没有与实际生活脱轨,真正实现在生活里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问题,构架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完善生活的体系。
        总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的过程里,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使数学融入生活,对于自主学习的落实,老师应该对自己的课堂讲解进行不断的创新,新的课堂应该促进独立学习的养成,增加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祖国的栋梁。在数学学习的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对于数学问题进行综合的解决,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以及逻辑判断思维,在独立学习的过程里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他们对于数学研究的信心,进一步提高提高数学成绩,提高整体的数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2]赵玉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04):221.
[3]王晓华.小学阶段数学课堂管理的有效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