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与自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张瑜
[导读]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新课改理念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科目又是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是学生今后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基础,只有学生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形成了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才能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教师要

张瑜   四川省广元市实验小学校  628000
【摘要】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新课改理念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科目又是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是学生今后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基础,只有学生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形成了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才能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兴趣的培养,从而在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11-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论述过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很多科学家更是用实际行动表明了浓厚兴趣的巨大影响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如果他们能够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在数学概念、数学计算、数学问题解决以及数学平面几何的学习中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而就能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多措并举,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导学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凡事预则立,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数学学科而言,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前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数学概念,性质定理,并能展开初步的练习,那么学生就能以较好的状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就能在课堂上针对性地展开倾听、理解与总结记录。而数学科目的学习与预习又需要学生展开一定的思考分析,需要学生展开一定的实践练习,因此教师不妨在课前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导学案,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关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就可以在导学案中呈现具体的问题情景,然后引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数学题目,具体可以是学校一共有648人去香山游览,每一辆车限乘50人,问需要多少辆车?通过对题目的具体分析,学生很快就能列出数学算式648÷50,那么问题就变成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导学案中,教师可以对数学题目进行示范计算,然后促使学生将自己的计算过程与教师的示范计算过程进行分析对比。并且,导学案中,教师还要呈现具体的练习题目,促使学生在课前展开计算练习。



        课堂上,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运用语言分享他们理解到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可以促使学生到黑板上计算相应的除法练习题目,然后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展开针对性的引导,从而真正地做到以学定教。
        二、优化问题设计,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问题是数学科目的心脏,恰当的数学问题能够促使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进而能够让学生在迁移、类比、判断与总结中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优化问题设计,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即在黑板上画一组平行线,然后促使学生思考并想象:如果在这组平行线上再画一组平行线与它相交,会围成怎样的图形?学生们肯定会说出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不同的图形名称,然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学生们说出的答案,并指着其中的平行四边形再次提问到:那现在请同学们说一下平行四边形是怎么组成的呢?其概念应该如何描述呢?在该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就会认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由来与概念,就会对平行四边形展开认真的观察与分析。当学生脑海中建立了平行四边形的初步概念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有什么关系?对角有什么关系等,进而让学生在有效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特点。
        三、组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操作是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平面几何知识而言,具体的操作能够促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图形的变化,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且小学生的动手意愿非常强烈,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知识时,那么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运用硬纸片准备四条不同长度的线段,然后促使学生尝试着将其组装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并观察各个平面图形的具体性质特点。那么学生就会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变成直角,那么其就会变成长方形等。学生会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特点,而不是对性质特点进行死记硬背,因而他们今后就会对性质特点展开灵活运用。
        总而言之,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探究而言均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高效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而且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教学、组织实践操作活动以及优化问题设计等措施,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论兴趣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李红.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2016(04).
[2]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考[J].曾玉良.教育革新.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