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三字经” 下活“一盘棋”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水爱军
[导读]

水爱军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  4412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08-01

        在一个学校里,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而且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的作用不可低估,它不仅影响着班级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还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学习的进步。而一个优秀班主任,更是对班级、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根据学校的要求和自己的所能,积极探索和践行在班主任工作的第一线,在工作中也生发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一定要念好新“三字经”,即: 严、勤、爱。
        严,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首先说说“治班要严”这一话题,“治班要严中有松”,这是我的治班之道。我想带班中的“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严已”,这是针对班主任而言的。班主任是一班之主,平常与同学们接触最多,那么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疑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模仿的样板。因此,班主任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才能更好地约束学生,更好地管理班级。
        另一方面是要“严纪”,这是针对班级和学生而言的。“严纪”首先表现为班级要制定严明的班级纪律,因为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才能使班级稳定。“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每学期都要在政教处的倡议和全班同学共同努力下,从班级实际出发,制定出操作性强的班规。
        当前,对于班级管理,似乎存在着一种认识,就是管得越死越好,常听有人说,某某班被管得“鱼不动,水不跳”,好似羡慕。我认为这种观点要不得,它常常会导致我们对一个班级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其表象上,而这种表象的东西常常是一种假象。一个只知道让学生读死书的班级管理最终会导致学生反应迟钝,甚至厌学,它的弊端是隐性的。我认为:班级管理应该像放风筝一样,把线紧紧地攥在手里,然后任风筝在空中自由飞翔。
        学生需要管,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严”只是一种手段,要做到“严而不死,松而不乱”。一个优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一定要学会处理好“严”与“松”的辩证关系。
        勤,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障。“严中有松”是治班之道,“勤中偷懒”则是治班之诀。要管好班带好班,跟班要勤是经久不衰行之有效的道理。我通过带班的探索与实践,觉得跟班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勤到班,勤观察,勤了解。虽说学生都已十五六岁,但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我控制力还是有限的,班主任应该勤到班上去走走、去问问,督促学生好好地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另外,班主任经常到班上去走走,也可以随便问问学生班级发生了哪些事情,有什么异常?也许是这么不经意的走走、问问,或许就会发现一些重大的事情并将它很好地、及时地处理,避免事态的蔓延。



        二、勤发现,勤弥补,勤鼓励。发现问题,要及时想办法弥补,把事态控制在萌芽之中。同时,学生有自尊心,有上进心,有表现欲,在带班时,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激励学生的上进心,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发现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适当地鼓励与表扬。
        三、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当代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比给他们一个高分还要重要。而塑造孩子健全完善的人格,就必须从养成教育抓起,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打好人生的初稿。在班会课时,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卫生习惯教育、就寝就餐习惯教育、学习习惯教育的力度,使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有关教学的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那么我们不妨仿造—句——“管是为了不管”。我认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施行自我管理。因此,我施行了一套民主治班的方案,它的内容是一种以班长为龙头、班干部为核心、全体同学为主体的全员参与、自查自评自纠的管理方法。班主任只是做决策性、指导性的工作,效果却确实不错。有时我们班主任也要学会偷懒,在勤的基础上讲究懒的策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班主任轻松了,学生长进了,何乐而不为呢?
        爱,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爱心投入是治班的根本,师爱是师德之魂,在一定程度上说,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容易,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不容易,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才是神圣的。因为这是一种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又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也正是这种爱,促进了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甚至受益毕生。我们不是神,但我们是被誉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的人,因此,我们得以十二分的真诚去爱我们的学生。
        一、关心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慈母”。学生在校学习,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作为一个班主任在此期间尽量像父母一样关心和照顾他们,时时注意他们的情绪和身体情况,多嘘寒问暖,让学生敢于亲近老师。
        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有时会萌生出许多念头,如厌学、朦胧的男女同学关系、拉帮结派打架斗欧等,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地发现这些问题,进行正面教育。通过耐心的教育,使这些同学都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平时还要多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凡事出于公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后进生相处的过程当中,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长处,使他们能以较好的心态在学校里学习。 厚爱后进生,就是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到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念好“三字经”,下活“一盘棋”。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既是学生的领导者,又是学生的老师,还是朋友,对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的个性的形成,负有直接的教育责任和最大程度的影响。要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就必须付出十二分的精力和才智,更需要把科学、创新、艺术三者结合起来,淋漓尽致地发挥其育人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