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张翠
[导读] 初中数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程,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它既能反映教师教学成果的好坏,又能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和解题策略,巩固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作为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实践教学中不断促进数学作业的改革与创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张翠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蒲缥中学
【摘要】初中数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程,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它既能反映教师教学成果的好坏,又能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和解题策略,巩固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作为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实践教学中不断促进数学作业的改革与创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06-0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一部分教师把握不准新课改所要求的新教学方法,对于数学作业还用老方法多做多练,搞题海战,学生应接不暇,导致“资源共享”、“抄声依旧”的抄作业现象愈演愈烈。殊不知,学生每天面对的不是数学这么一门功课,作业量大了,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要被大量形形色色的练习册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置中间计算过程不顾,只追求答案;学生“做了”作业,教师批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效甚微。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算算写写。那么,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该怎样设计呢?为此,本文就谈谈几点看法。
        一、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初中数学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做到:首先,设计的内容要与讲授的内容相关,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这是设计数学作业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设计的内容要体现出教育理念和作业价值,要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对于教学中的难题,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进行适当分解,从而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完成练习。
        (二)适量性原则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会设计较多的作业,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其实,这一本质需建立在对所学知识完全理解的基础上,过渡的训练不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要把握住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状况,设计精简作业。作业应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为主,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为核心,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找到适合学生的“适量”尺度。
        (三)多样性原则
        多样化的数学作业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效迁移。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可以将数学作业分为社会实践类、常规类、能力提升类和兴趣爱好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有选择地搭配多种类型题目。



        (四)层次性原则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有所不同,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通过多层次问题的设计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要。这种层次性设计作业的方式主要体现在问题的难度层次和要求上,对于那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只需完成基础类的题目,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在完成基础题目的同时还要完成一些有难度的问题。
        二、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一)针对不同的学生素质布置作业
        因材施教是数学教育最应该遵循的要义之一,但是中国教育界的现状是学生数量远远多于老师,所以一对一的教学显然不切合实际,也就意味着布置作业最好的方式是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素质布置不同的作业不可能实行,针对这样的客观条件,可以采用作业分档的方式布置作业,将每次的作业分为三档,简单,中等和较难,老师可以根据分数、对学生的大体了解等各种因素对学生进行答题的分组,让每组学生做不同档次的题目,对于学生的分组会根据教师对学生的日以了解以及学生自身素质的改变加以调整,这样既克服了学生多教师少这一客观因素,还做到了因材施教。
        (二)设计多样性的数学作业
        由于课程改革是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而单调的作业却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恶作业的思想。因此必须对单一的形式加以改进,要从单纯的笔答作业向多种方式转变,实现作业多样化,如可以布置想象型作业、实验型作业、观察型作业、阅读型作业、合作型作业等等。让学生置身不同的问题情境中,采用不同的方法,体会到数学是生动活泼的学科,充满乐趣,用途广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也可以设计一些口头表达作业、指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和参观活动等,让学习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引起他们做作业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优化作业批改
        作业评价是作业完成后的重要环节,更是影响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数学作业评价策略,积极改善和优化数学作业评价策略,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首先,根据作业性质与教学要求的不同进行不同作业批改方式的选择,针对不同的数学作业题型选择学生互批、学生自我批改、师生共批等形式,促进学生对作业出错的原因认识与改正;其次,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新颖的批改符号,将等级制与百分制联系起来,利用“优、良、及格”的等级评价保证作业批改的整洁度,使学生感受到付出努力的成绩,进而鼓励学生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并自觉养成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不断地去总结和探究创新教学途径和方式,做到全面把握,点滴落实实施,促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雪琼.提升初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研究[J].中学数学,2020(18):70-71.
[2]杨青春.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9):22.
[3]韦必考.基于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9):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