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让小学数学精彩纷呈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舒小兰
[导读] 新课改倡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沟通和合作讨论作为主要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当中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看法,能够进行思维的碰撞与多种问题的研究。数学是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既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又能够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教师不妨将小组合作有效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将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出

舒小兰    重庆市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  408099
【摘要】新课改倡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沟通和合作讨论作为主要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当中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看法,能够进行思维的碰撞与多种问题的研究。数学是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既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又能够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教师不妨将小组合作有效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将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进而让数学教学活动因为小组合作的有效运用而变得精彩纷呈。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思维碰撞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32-01

        新课标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其不仅可以促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鼓励,相互促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可以促使学生围绕具体的数学概念、公式、性质以及原理等展开相应的分享交流,进而能够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将小组合作有效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数学概念
        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础,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其就像是数学大厦的地基建设一样,地基越是牢固,数学大厦就越是坚固,学生就越是能够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会围绕数学概念展开分享交流,会对数学概念展开深入的理解与分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数学概念。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关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直观图形等方法,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比如让小组学生分别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圆形等不同的卡片,然后促使学生通过折叠的方式表示出它们的二分之一。小学生在美术课堂或者日常生活中都玩过折纸的游戏,他们会将纸张对折,进而就会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理解二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小组学生进行过实践操作后,就会分享他通过折纸表示出的二分之一,进而就会理解分数的具体含义。
        还例如《倍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哪一个数字是哪一个数字的几倍,比如6是3的2倍,6是2的3倍,12是6的2倍等等。如果学生能够分享出具体的例句,那么就说明学生理解了倍数的含义。小组长要对小组学生的举例进行一定的优化整理,并将其集中呈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倍的概念。



        二、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数学计算公式
        计算贯穿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始终,且小学阶段涉及到的内容都是基本的加减乘除,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然而,小学计算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依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会对计算方法进行示范讲解,然后促使学生展开模仿性的练习。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数学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计算定理。
        例如《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关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景,具体有每捆铅笔12支,3捆铅笔有多少支?这一问题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就能列出数学算式12×3,所以问题最终就变成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小组合作模式下,每一个学生都要展开相应的计算探索,即分析12×3的具体方法,然后促使学生将其写作出来。当学生个人做出计算探索后,再聚到一起,互相分享各个计算步骤,并对计算法则进行优化整理,从而让每一个都能深入理解计算原理。
        三、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如果学生学习过了基本的加减乘除,但是依然不能够对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展开基本的计算,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从而在锻炼学生解题思维的同时让他们形成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
        比如这道问题: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吃掉其中的5块后还剩多少个西瓜?部分学生看到这一题目会毫不犹豫地列出数学算式8-5,然后计算得出3,这是非常错误的。小组合作模式下,每一个学生都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相应的数学算式,可以是(8-5)/8,然后学生要解释自己列出这一数学算式的原因,从而让小组中的学生都能受到解题思维方面的影响和启发。如果有学生依然对问题存在疑问,那么他们可以将其反馈给教师,然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其能够促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自主探究与分享交流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数学概念、数学法则定理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的学习研究,从而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促使学生加强思考、分析、判断与总结,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庄嘉雯.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7).
[2]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杨兴强.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