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静物画构图能力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李春霞
[导读] 静物的构图能力是在学习绘画中较为初级的一种入门课程,也是绘画过程中较为基础的一种绘画技巧。在学习静物绘画时,面对所画的物体进行绘画,需要首先掌握如何进行构图以及画面的分配与安排,然而在开始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构图的能力并不重视,由于绘画前期没有做好相关的规划,导致最后的画面不够协调或者不能完整的进行展现,因此在开展绘画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构图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本文以构图的基本原理和类型为探究的

李春霞    广东省惠东县大岭中学  516300
【摘要】静物的构图能力是在学习绘画中较为初级的一种入门课程,也是绘画过程中较为基础的一种绘画技巧。在学习静物绘画时,面对所画的物体进行绘画,需要首先掌握如何进行构图以及画面的分配与安排,然而在开始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构图的能力并不重视,由于绘画前期没有做好相关的规划,导致最后的画面不够协调或者不能完整的进行展现,因此在开展绘画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构图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本文以构图的基本原理和类型为探究的基本点,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静物画构图能力,为日后的教育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美术教学;静物构图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31-01

        一个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仅是要提出较为优异的内容和展现高水平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构图方面能够别出心裁和体现出一定的新颖,运用构图,将美术绘画的元素进行连接,使最终呈现的是统一的一个整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构图的重要性。
        一、构图的原理与类型
        在进行构图的过程中,需要综合所有因素来进行思考,掌握其中的比例以及疏密的线条等,通过多种因素的结合,来确定最终的构图形式,将其中的重点进行突出。
        1.构图的原理
        首先学生需要掌握均衡的概念,也就是平衡的美感,这比对称更能活泼的展现出画作的韵味,以轴为中心,确保两侧的物体画面等分量相同,但所展现的形态却有所不同。其次是简洁,简洁的画作也能够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视觉上会带给人强烈的冲击感,也能够呈现出秩序化的特点,在简洁的画作中,物体的形象也要进行简洁化的处理。再次是对比,这也是构图当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对比能够将画作内的失误以更突出的方式进行展现,其自身的效果十分显著。最后是空间分割,空间分割是构图中最为核心的一个问题,包含了近大远小、近窄远宽等最基本的问题。
        2.构图的类型
        第一是通过垂直线、水平线等进行构图的方式,比如在表示桌面平整的状态下,可以采用水平线的方式进行分割,垂直线的构图能够带给人一种较为庄重的感觉,也具有一定的威严和挺拔感,水平线的构图则能够带给人一种纯净、平稳的感觉,具有宁静的和平感,但有时也会通过水平线来展现出一定的速度。第二是斜线的构图,斜线的构图比垂直线与水平线都较难,其自身介于水平线与垂直线之间,有一种律动和力的美,斜线倾斜角度的大小和倾斜程度的强弱都能够带给人不一样的美感,这就需要画作过程中对其进行练习并仔细的观察[1]。除此以外,还包括三角形构图与S型构图等,三角形构图主要是指以三个视觉中心为画面的主要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在使用过程中较多的是以斜三角形构图为主,三角形的构图也能够使静物绘画更为均衡和稳定。


S型构图是指物体的形状是以S形状从前景向后景进行延伸,展现出纵深方向的空间感,让画面更加生动。构图的类型较多,需要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掌握构图的技巧,根据经验对构图的方式进行选择,确保画作能够体现和谐与统一的美感
        二、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静物画构图能力的策略
        了解构图的大致内容与相关原理类型后,就需要探究以上的构图方入喉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构图能力,尤其是在静物图当中,学生如何通过构图来提高表现的能力,将动态与静态完美的结合。
        1.遵循构图规律
        在静物构图的规律过程中,存在着大小与多少、高低与疏密的区别。首先是大小与多少,静物的组合需要有一定的对比,两种物体放在一起时需要考虑其大小、多少等问题。例如,火锅与苹果放在一起时,构图过程中需要变换观察的角度来体现出其中大小的变化。在构图中需要做到大小适当,位置适中。如果构图时将物体画得过大,则会显得画面较为拥挤,若过小,则会显得画面较为空荡。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启发学生展开思考,让学生尝试从左到右来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来选择合适的角度。从而能够丰富画面的变化。其次是高低与疏密,当一组道具摆在面前时,在构图上需要注意高低、疏密的变化。每一个道具,其自身的高低都是不同的,高低不同的道具可以调节画面的空间分割,在画一组静物时不能简单的对物体进行单独观察,需要从整体来理解物体之间的对比,比如空间的对比等。
        2.观念的转变
        虽然构图的方式方法是固定的,但是可以通过灵活运用的方式将其进行转变,进行总体上的创新,这就需要在观察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形态美”的寻找,再通过审美的理念对其进行理解,探索可能的构图新形式,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着重的提示学生不能够按照模式去进行模仿,而要进行创新式的创作,也就是需要在创造精神的基础上进行构图方法的教授。例如在《静物画有声》这一课当中,教师可以根据校园中的静物进行绘画的教学,但是这一过程中不能仅仅让学生进行模仿的练习,更多的是需要想象的创作,想象创作与静物的写生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写生能够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但是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需要通过想象,让学生的作品“活”起来,更加具有鲜明的个性,将理想与现实融为一体,凸显出构图的主要作用,顺利的完成绘画任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图的安排是否合理准确,左右是否适中等各类问题,都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写生练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并且要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从实践中逐步体会构图的主要原理以及应用的基本形式,让学生逐步的提升自身能力,体现绘画的主题思想,也能突出其独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保平.别样的组合秩序——莫兰迪油画静物构图的类型化分析[J].美术观察,2019(09):66-67.
[2]丁婷.探析西方现代静物绘画中的平面化构图形式[D].西北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