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幼儿参与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邱继红
[导读] 为了帮助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幼儿教师通过环境创设手段,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被环境氛围所感染,投入精力和动力参与学习活动。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策略。

邱继红    云南曲靖越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幼儿园  655003
【摘要】为了帮助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幼儿教师通过环境创设手段,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被环境氛围所感染,投入精力和动力参与学习活动。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参与状况;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51-01

        引言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幼儿教师要注重环境创设的水平和效果;一方面,要以幼儿的参与兴趣为出发点,让环境创设与学生的兴趣有效结合,促使教育教学活动可以顺利进行,进而提高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作用和意义,促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可以激发参与兴趣、提高参与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幼儿园办学质量和办学成果。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幼儿参与的现状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注重美感,忽略教育性
        在幼儿园指南的要求下,幼儿园对环境创设越来越重视。幼儿园通过创设有效的教育教学环境,可以很大程度上开拓幼儿思维。但是在日常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注重外形美的追求,而忽视了幼儿的思维和想法以及接受程度,幼儿对于教师所布置的环境理解能力不强,进而导致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能顺利进行,幼儿也不能在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最终,导致幼儿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难以养成,造成自身的学习能力不能提升的情况。教师这种忽视教育性环境创设的观念,直接抑制了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注重布置,忽略参与性
        在实际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幼儿教师没有将幼儿的思维意识和认知规律考虑在其中,导致幼儿不能在自己感兴趣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和学习,造成幼儿不能接受良好的环境引导,让幼儿在学习和活动中处于被动状态,不能激发起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学习欲望,进而导致幼儿不能激发起学习兴趣。教师这种忽略幼儿参与性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直接影响着幼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注重外在,忽略内在特点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是:通过环境的影响力,让幼儿与教师之间建立有效沟通,促使幼儿在环境的引导下,可以适应和接受幼儿园的教学形式、教育活动,让幼儿产生参与意识,可以更好地与教师一起开展快乐的幼儿园生活,进而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效率和水平,全面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核心素养,激发幼儿的内在品行、思维、视野等,促使环境创设外在形态激发内在潜能和爱好,进而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幼儿参与的提升策略
        (一)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改变环境创设观念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首先,幼儿教师要通过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来增强环境创设的水平和质量,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感受环境创设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促使幼儿与教师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且能够在环境的引导下,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和活动参与潜能,进而提高幼儿的核心素养;其次,幼儿教师改变环境创设的观念,促使环境创设的途径、内容、形式有所创新,进而提高幼儿的核心素养,促使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可以高效进行,让幼儿一边感受熟悉而有亲和力的环境,一边锻炼自身思维,提高幼儿核心竞争力,促进幼儿能力
        (二)注重幼儿思维认知,提高幼儿参与效率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以发展幼儿思维、锻炼幼儿能力为核心,让幼儿激发起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性,进而提高幼儿的参与效率。在幼儿园环境动创设过程中,首先,要运用形式多样的材料,促使环境创设内容更丰富。幼儿对色彩鲜亮、主题明显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幼儿的课堂参与度,运用颜色多样、内容丰富的材料创设主题活动,进而吸引幼儿的眼球。其次,要运用内容丰富的方法,促使环境创设形式新颖。幼儿对新颖、奇特的内容充满好奇心,因此,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认知和理解,为幼儿选择新颖、奇特的内容,帮助幼儿建立科学的思维、锻炼高超的能力。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创设中,提高参与效率。
        (三)注重环境内外结合,发挥环境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要注重两点:第一,注重环境创设的适用性,让幼儿对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依赖情绪,促使幼儿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幼儿园的环境之中,深入挖掘教师所创设的环境的内在和外在特点,进而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第二,注重环境创设的美观性,让幼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环境的指导和帮助,提升自身审美素养,促使幼儿建立环境创设的内容美观意识,进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幼儿园墙壁布置活动时,幼儿教师要以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和主题为核心内容,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墙体彩绘、剪纸贴花等装饰,促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自身参与积极性。
        结语
        总之,幼儿教师通过环境创设手段,促使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更新颖、更高效、更完善,让幼儿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学习更多的实用性知识,有效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和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张艺尧.幼儿园参与式环境创设的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9(05).
[2]宋海丹.基于儿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3).
[3]俞书华.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考试周刊.2018(50).
[4]冯宁.“幼儿为本”理念下幼儿园班级活动区环境创设及使用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