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张兴英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张兴英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意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当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素材、问题练习、实践活动上下足功夫,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新课改下提出的培养目标。

张兴英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木鱼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意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当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素材、问题练习、实践活动上下足功夫,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新课改下提出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生活;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46-02

        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于数学这门学科都抱有一种复杂的想法,他们认为数学这门学科以后生活中能用到的地方很少,现在的电子设备如此先进,能用到的地方就更加的少了。但是,数学的确成为现在大多数学生的难点,许多学生就是因为数学不好,从而拉了总体分数的后腿。这也是不少家长的担心之处,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因为数学差而读不到好的学校。因此如何提高学生们数学成绩成为一个重点问题,那么生活的运用和小学数学教育的结合就是非常重要的了。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现在教学一直在强调生活化教学,那么什么是生活化教学呢?所谓的生活化教学,就是把我们的知识点放在生活的一个特定的环境内,让学生们在生活的特定环境内,利用对生活环境的理解,从而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细化。如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在讲解数学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把数学的问题放在生活中的某个特定的场景内,让学生们进行解决。
        二、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降低了数学知识的难度
        数学是学生们难以克服的一个难关,即使是小学数学也是如此。因为此时,小学学生的思维尚未打开,他们的认知水平也非常的有限,所以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么,教师该如何带动学生们学习得更加轻松和有趣呢?此时,如果把数学的知识点运用在一个特定的情景内,这个情景应该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一个环境,学生们在这个环境里面发生的事情,就可以用来作为数学教学的实际例子。生活化环境是学生们所熟悉的,然而,知识点却是学生们所陌生的,用学生们所熟悉的东西來解释陌生的东西,就可以给学生们带来很大的代入感,学生们就可以在熟悉的环境内,利用对熟悉环境的认知来加强他们对于陌生困难的数学问题的理解。从而可以大大减小数学问题的难度,增强他们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和深入度。
        (二)提高了知识的实用性
        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知识的运用只是为了简单的应付考试,而在生活中的运用却变得少之又少,数学尤其如此。运用生活化情景教学,可以把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增强数学知识的现实使用性。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生在理解与学习知识时需要教师将他们带入不同教学情境当中,让学生在与所学知识点有关系的情境当中掌握数学知识点。教师在创设情境当中能够给学生们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同时学习数学知识点,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二)生活化的教学素材
        小学生思维还处在形象具体化阶段,学习数学知识还要依靠形象的实物。实物教学可以给学生们带来许多画面感,增强学生们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涉及很多关于抽象物品的讲解时,学生们往往在头脑里很难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没有一个初步印象,就很难对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理解。此时,教师们应该带来一些与知识点相关的实物,或者教学生们根据所要讲的知识点,自己在生活中进行寻找和思考,再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讲解,不断地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细化。因为这些实物性的东西可以给学生们带来很强的画面感,让他们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的深刻。而且学生们把这些陌生的知识点用自己生活中实际的熟悉的物品来代替,这样效率会变得更加的高,学习的也会变得更加的透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师要积极主动从实际生活当中找寻能够用来辅助课堂教学的素材,让学生可以看到他们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事物,加强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三)生活化问题练习
        温故知新直接表明了复习的重要价值,复习是学生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良好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到的新知识,获得更深入的学习体验。生活化问题练习,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教学的含义,大部分学生学习某一个数学知识点时,无法体会到这个数学知识点的意义,只知道是考试必考。因此,教师把问题练习生活化,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数学知识点与生活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记忆。应用题即加强生活与数学概念结合的载体,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利用应用题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挑选出具有典型性的应用题,实际演练应用题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呈现出应用题所展示的生活化場景,有利于学生复习数学知识点。
        (四)生活化的数学思维
        数学本来就是一门灵活的学科,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是非常严格的。它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理解能力,能够透过知识本身来挖掘更加深层次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事物的本身,不断打破常规。这种思维在数学奥数竞赛中表现得异常突出,在奥数竞赛中,如果学生仅仅只掌握了简单的书本知识,那么就不能了解这些问题的实质,更加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们不仅要具备常规性的知识点,还需要学生们具有生活化的思维,拥有多种的眼光,在生活不断地增加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再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才能很快地打破常规想出解决办法。教师们也应该多多地给学生们举一些关于用生活思维来打破常规的例子,让学生们从这些例子中不断地汲取经验,从而为以后遇见相同或者类似的问题打下基础。
        (五)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数学发展当中重视实践活动是一个趋势。教师要组织好生活化数学实践活动,将普通的数学课堂教学当做学生认识生活、掌握数学知识点的实践课,通过设计与实践情境紧密联系的活动,让学生可以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当中找到数学问题,探索实际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经过亲手操作、体验才可以更好地获取感性经验,从而过渡到理论认识。教师要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感受成功失败,促使学生亲自探索问题,获得最终的结论。
        总之,生活化的情境对于小学数学教育非常的重要,它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数学知识点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们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抵触情绪。可以让学生们对这门学科更加有兴趣,也可以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增强知识的实践性。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运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生活化的实物、运用多种生活化的思维来给学生们进行讲解,增强学生们学习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路宝云.浅析如何利用生活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8(7):61-62.
[2]黄友英.浅谈如何利用生活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5(12):82.
[3]叶占海.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76-77.
[4]邓尔水.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8):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