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制教具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唐敏
[导读] 自制教具是一种有效辅助教学的工具,尤其是在生物教学中。初中生物作为一门重实验、重实践的自然学科,是培养学生生物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受限于教学经费不足、生物教具有限等因素,部分教师单纯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实际的教学效果比较差。本文以自制教具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究。

唐敏   四川省安岳县护龙初级中学  四川  资阳  642357
【摘要】自制教具是一种有效辅助教学的工具,尤其是在生物教学中。初中生物作为一门重实验、重实践的自然学科,是培养学生生物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受限于教学经费不足、生物教具有限等因素,部分教师单纯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实际的教学效果比较差。本文以自制教具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制教具;应用作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40-01

        初中生物和日常生活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许多实验材料与用具实际上均可以取材于现实生活,而不需要一味地依靠那些高技术含量的教具,这实际上就是自制教具诞生的现实背景。可以说,自制教具的诞生为初中生物教学开辟了新的道路,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自制教具概述
        自制教具主要是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大胆想象,动手创造,将生活中的物品或是其它与学习相关的东西制作成与学习相关的道具,通过自制教具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最终实现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自制教具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应用自制教具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高中的生物相比,初中生物较为有趣,也没有太过复杂的理论知识,非常利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自制教具教学,通过自制教具的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与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到学习生物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就可以在上课之前通过自制教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课中的学习埋下一个好的基调。并且自制教具教学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一些教具,也可以是教师利用提前制作好的自制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是使学生可以持久保持注意力的关键因素。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生物学科知识的兴趣,那么即便生物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或手段,也无法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考虑到传统的生物学科教学更加侧重生物知识的灌输,常常受限于缺少教具或经费不足等因素而无法有效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学生在被动的生物知识灌输模式教学下容易形成厌学心理,更无法对生物学科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实际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通过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引入自制教具,充分利用自然界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和材料,那么同样可以替代教具成为重要的教学工具,尤其是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有助于化抽象知识为具体
        众所周知,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结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其中被研究的对象如果属于微观,比如细胞质中的细胞核、NDA等物质,或者属于宏观,比如生物圈等,那么这些过大或过小的概念常常会超出初中生的正常思维和认知,增加他们的理解难度,或者说这些抽象的生物概念使得学生常常处于困惑的状态,理解起来非常复杂,甚至学生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和认识这些比较抽象的生物概念。然而,这些抽象的生物知识也恰好是初中生物学科考试的考点内容,一旦学生无法攻克这部分的生物知识,那么就可能会在考试过程中出现严重丢分问题,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注意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攻克这部分生物学习难关。
        3.降低学习难度
        对于刚接触到生物这一门课程的初中学生来说,生物的学习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像教材中的一些重点与难点问题,仅靠教师口头上的讲解,学生根本不能很好的理解,这时候就需要借助自制教具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例如在《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节的学习中,涉及到动物的分类以及许多专业的名词,在学习与记忆的过程中,学生会很容易将相关的概念以及名词混淆,影响学习的效率,针对这类教学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学完每一类动物后就自己用纸折出动物的形状,并将具体的特征、习性、名称以及分类罗列到动物的“身体”上,在空闲时间经常拿出来看,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生物知识,也能通过经常性的比较有效解决学生容易混淆知识的问题,也能有效降低学生的难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4.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创新思维
        严密的逻辑思维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创新思维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前提,尤其是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学生学习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学习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要想打破现状,就是将学生放在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思考、去提问、去学习、去发展,自制教具便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例如在《健康的生活》这一章节的学习中,便可以有效利用自制教具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创新思维。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对自己的身体特征以及健康状况并不太了解,对各类疾病的了解也较少,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深入了解本章节的中心思想,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也只局限于表面,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生命周期表,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身体变化以及生病情况详细记录到生命周期表中,并额外制作一个小册子,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积累到的疾病以及免疫知识详细记录到小册子中,通过学生的制作,学生会对自己、对健康、对生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学习到理论知识的同时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5.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除了具有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很难理解的生物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的共性就是初中生物学科考试的热点内容。如果学生没有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提前解决这部分问题,那么就势必会在后续生物学科考试中“栽跟头”。如果生物教师可以在这些重难点知识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引入和应用自制教具,那么可以显著提升学习效果。
        总之,自制教具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都会带来积极的作用,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多自组织学生动手制作,通过对自制教具的有效利用,提升生物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智秀,罗贤维.例谈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26(10):41-42.
[2]瞿颖花.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宁夏教育,2012(6):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