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蒋海燕
[导读]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育教学提出了相应要求标准,其中明确要求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相结合。初中科学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同样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从生活角度出发,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而如何实现初中科学的生活化教学,成为了现阶段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探讨话题。

蒋海燕    浙江省台州市台州湾新区三甲中学  318014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育教学提出了相应要求标准,其中明确要求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相结合。初中科学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同样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从生活角度出发,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而如何实现初中科学的生活化教学,成为了现阶段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探讨话题。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77-01

        引言
        针对于生活化教学,简单来说指的就是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开展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现阶段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就初中科学这门学科来说,其特点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和研究性特点,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并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促进学生得以健康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教育工作经验,针对于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开展的有效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和指导。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述分析
        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针对于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指的就是将科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到一起,帮助学生从生活这一角度出发来对科学知识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索和实验的机会,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对于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而这也是新课程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标准要求。
        二、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注重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
        作为初中科学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学,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体作用和个性价值,并帮助和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通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初中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合理安排好课程内容,然后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手段的采用,以此来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化情境,通过将抽象化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化,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这一过程中只是一味的注重学习功能,而忽略对学习环境营造的重视。而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一种课堂氛围下,不仅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对科学知识有一个更好的正确认识。



        例如:在学习“压强与压力”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的生活化情境,以此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境:“有一个力气很大的年轻人认为能够单手握碎鸡蛋,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成功,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时则会充分调动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展开思考并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紧接着教师再问学生:“鸡蛋掉到地上很容易摔碎,为什么用手却无法捏碎呢?”然后以此为课堂导入内容,引入“压强与压力”这一课堂知识内容。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从以往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科知识作为课程的核心,在这样的一种教育理念下,使得课程凸显的过于形式化和逻辑化,只是一味的注重知识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实际上,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二者之间有着相互统一的密切关系。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要想将这种问题现象做到有效改善和解决,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经验的相结合,增加一些生活化教学内容在里面,并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运动和力”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所喜爱的体育运动联系到一起。如:开展拔河比赛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受力情况,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内容。
        (三)提高对小组合作教学开展的重视
        在当今社会时代得以快速进步和发展的这一背景下,需要更多合作型人才,所以作为学校教育则需要注重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所以这一点作为教师需要提高注意。首先要明确好探究课题,然后将班级学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最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
        例如:在学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分别派发给不同小组来进行研究,这样不仅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主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当中,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开展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来看,其教学效果还不是十分的理想,所以这就还需要教师们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充分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的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戚双双.初中科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7(22):32-33.
[2]冯敏.初中科学课堂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初探[J].教育界,2013(20):63-63.
[3]施志锦.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初探[J].成才之路,2009(1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