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王秋月
[导读] 口语交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口语训练教学中,倡导走出灌输,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不但要灵活、创造性地利用口语交际教材,还要采用多形式的手段,细心、巧妙地捕捉一切有利的口语交际的时机,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为他们成功地走向社会铺一条坚实的道路。

王秋月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新迎第二小学  650051
【摘要】口语交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口语训练教学中,倡导走出灌输,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不但要灵活、创造性地利用口语交际教材,还要采用多形式的手段,细心、巧妙地捕捉一切有利的口语交际的时机,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为他们成功地走向社会铺一条坚实的道路。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时机;训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63-01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曾十分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但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交际社会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势在必行。
        一、灵活、创造性地利用口语交际教材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小学口语交际教材中语言因素十分丰富,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其中有说完整句子的训练、有看图说话训练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
        (一)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儿童模仿力强、表现欲强,但是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不喜欢单调的重复和机械的训练。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运用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对儿童的学习心理、学习规律及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把培养儿童学习口语的兴趣放在首位,寓教于乐,寓教于玩,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1、创设说话的画境。利用多媒体创设画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十分感兴趣。根据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还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逼真、更生动。
        2、创设表演的情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
        (二)发挥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口语交际课中,除了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还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动手去做一做,动脑去猜一猜、想一想。这样就不是为上口语交际课而上口语交际课了,让学生有表达的愿望,觉得有内容可说。
        (三)示范引路,打好口语基础。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尽管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但是一旦要求他们将这些知识技能运用到现实语境中,他们往往表现为无所适从,表达含糊,无法交流。他们的语言表达正处于成长期,对他们来说,模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在动机。因此,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交际用语,让学生从入学第一天开始,从说好每一句话开始,接受较为规范的交际训练。如教《找春天》-课,上课开始,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师随着配乐曲,通过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把学生引入流水潺潺、绿草如茵、花红柳绿、百鸟欢歌的春天景中,激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引发口语交际的欲望。



        二、细心、巧妙地捕捉口语交际的时机
        口语交际课训练未必事先做好精心设计,只要交际双方或多方有共同语言,有交流的需要,老师就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这样毫无准备下的口语交际,更加自然,更加真切,学生更能投入。
        (一)在师生的自然交流中训练。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师生之间应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这关系,体现在语文课堂中,也体现在师生交流的每时每刻。比如新转进一个学生,大家怎样说欢迎辞、组织“该不该看动画片’’的讨论等。在班级里,还可利用班队活动课、晨会课,让同学们把当地或本周最有意义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在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然后再向拿班同学讲述。教师要加强引导,对敢于说话的同学加以表扬、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在阅读教学中训练。
        除了利用专门开设的口语交际训练课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还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自觉主动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教材和课型的特点,优化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使阅读教学的各部分成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场”。
        l、谈一谈课题。
        课题是课文的眼睛,让学生识读课题后,可以通过师生的自然谈话进行互动交际,创设宽松的氛围,自然导入新课。如教<松鼠和松果》-课,开课伊始,可以通过“你们见过小松鼠吗?它给你什么印象?你喜欢它吗?为什么”等话题引入,由于松鼠是学生喜爱的事物,所以师生的交际兴趣高涨,气氛热烈。
        2、议一议问题。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读懂课文的内容对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来说谈何容易。因此教师可根据训练要求及学生的知识实际设计好问题,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议。如学了《称象》-课,可让学生议一议,除了曹冲的办法,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学生在组际的交流中,自主地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疑问,更应及时地提供给学生作为议一议的话题,自由议论,在争议中互相提示、补充、帮助,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在活动课程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我们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参加社会交往性强的各种游戏活动这一心理特点,尽可能的将活动内容加以游戏化,使学生在愉悦、和谐、充满情趣的气氛中,投入活动,激发兴趣。
        (四)在生活实践中训练。
        生活无处不是课堂,在实践中锻炼、应用,使学生的口语交际切合实际,有实用价值。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口语交际由课本引入到生活,比如让学生自己到商店买东西,跟售货员“砍价”,让学生把这些知识从理论变成实践,从而让口语训练灵活起来。“实践出真知嘛!”
        总之,口语交际虽不是一个新事物,它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但它像春天一样鲜活,像原野一样蕴藏丰富,让我们试着走进“春天”的世界,一起来研究、探索,开创小学口语教学万紫千红的新局面吧!
参考文献
[1]《儿童教育学>中苏霍姆林斯基语.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