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潘金平
[导读] 如何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关注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教育质量将成为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研究的持续方向。小学作为学生一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基础,必须要充分发挥出教育引领作用,尽可能的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而这之中数学教学作为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课程内容,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充分发挥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

潘金平   重庆市巴南区宗申小学校  400054
【摘要】如何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关注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教育质量将成为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研究的持续方向。小学作为学生一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基础,必须要充分发挥出教育引领作用,尽可能的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而这之中数学教学作为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课程内容,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充分发挥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和综合发展的个人能力,为日后进行继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将对此进行核心讨论,探讨如何以学生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61-01

        在新课改的指示下,课堂教学的评价核心将不再是教师评价为唯一标准,必须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获得感、体验感、参与感,学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获得知识,才能够使课堂的教学的有效时间内,获得收益的最大化。现代教学理念下,教育应该是双向的过程,既需要有教师的指导参与,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和主动反馈,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教育教学的成绩最优化。对于数学教学而言,由于数学将会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如何有效发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所认真分析和探索的。
        一、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意义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在学生生涯中最难学的便是数学,这往往都是由于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启蒙时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数学学习实际上是非常有趣而生动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好数学启蒙的作用,将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融入到小学生的思维之中,才能够让他们在进入到未来的学习后也能够积极地面对数学学习。坚持以学生为本便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本应和学生的成长特点、性格优势、接受教育的不同能力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进而使教学方式方法上都能够获得创新,更加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
        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最为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一门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爱好,进而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成绩。为了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并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可以引入情境教学的方法将数学与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连接,小学生会出于好奇心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但是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进而使小学生获得一定的专注。比如,在小学一年级进行“比较分类”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各类生活用品以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并引导小学生进行分类和查数、求和等简单的数学运算。这些生活用品将是小学生在超市中、家里经常见到的东西,他们会在回忆的过程中增加了专注度,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了数学的实践锻炼,从而使数学学习提升了乐趣。
        2、引导自主探索
        数学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这种能力强制性教育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的,必须要经过日积月累的反复锻炼和培养而逐渐形成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学习氛围,以一些有趣的元素来吸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能够起到良好的思维能力养成目的。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原理”时,为了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几位学生用三支笔来拼出一个三角形,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组合来发现三支笔所拼成的三角形由于不同的笔长会形成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进而也能够发现,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规律,新的发现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反复的进行试验,进而也会发现其他的三角形规律,比如最大的角对应的边往往是最大的,角度的变化三角形也会发生变化等。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积极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3、提高教师素养
        以学生为本并不是说教师的作用将不再重要了,而是要将教师的地位进行转换,使其发挥出更有意义、更为重要的作用。教师是教育的践行者、实施者、主导者,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捍卫者,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通过教师才能够得以实施,所以就必须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首先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将新的教育理念进行灌输;其次,提高职业素养,以制度的管理来引导教师主动提高教学质量;最后,进行职业规划,使教师能够意识到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性和可发展性。
        结束语
        以学生为本是指在课堂上,学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发挥的是教育的辅助引导作用。教师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尽可能的激发起学生在面对学习时的参与度、积极度和主动思考意识,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要从多个途径上,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来使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丽.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000(020):149-150.
[2]易良斌.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39-42.
[3]王虹.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师版,2015(43):85-85.
[4]吕海霞.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2018,000(00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