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文插图的使用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郑丽峰
[导读] 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是十分重要的辅助资源,它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认知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段,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郑丽峰    浙江省江山市峡口小学  324116
【摘要】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是十分重要的辅助资源,它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认知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段,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农村;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文插图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96-01

        语文课程中的课文插图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基本上在小学语文教材上每一篇课文都有插图的存在,它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当中的意识并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认知事物的能力
        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配有很多课文插图,这些插图的功能是为课文所服务的,不仅与文章中的内容有所关联,而且教师也能运用这些插图来拓展一些课外的故事,这样的话不仅能帮助小学生掌握知识点,还能提高他们分析事物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到《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文章时,主要的课文内容是一群小蝌蚪遇到不同的小动物然后问他们自己的妈妈在哪的故事,这其中就有插图。教师在讲课之前先让小学生观察插图能看懂什么,让他们自由的发言,也可以通过讨论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在课文讲完之后,教师再问学生插图的含义,并且告诉学生的是小蝌蚪在找自己妈妈的过程中长出了双手、双腿,从体积的变化中就蕴含除了小蝌蚪成长过程中独立的探索精神,学生在插图和教师的讲解中就能通过观察和思考,感受到成长的乐趣[1]。
        二、利用课文插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低年级小学生的年纪较小,思维和心智并没有被完全的开发,但是他们所拥有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和想象力丰富,而语文教师就要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来做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插图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文章内容时,课文的插图是蒲公英、柳树等植物,这篇文章运用了形象和比喻的手法,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常见植物的种子传播方法,想告诉学生的是大自然的奥妙。在教学当中,教师让学生去观察课文插图,并问他们:“同学们,你们通过插图能看出来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吗?”这时学生就会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教师指导他们在分析完插图后,再去阅读课文,这时学生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一幅植物种植传播的景象,再利用这一思维方式去阅读课文,就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除此之外。提高学生想象力的途径有很多种,除了这种方法以外,教师还可以以写作的方式,给学生一幅图片,比如一篇森林,让他们观察图片展开想象写一篇200字的小作文,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展开想象,大部分都会以保护环境为中心展开写作,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写作能力的提升[2]。



        三、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段
        在低年级语文课文当中很多词、句以及段落教师用口述的方式很难给学生讲解清楚,这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限相关,但是教师可以用课文中的插图来帮助学生树立这些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到《树之歌》这一文章内容时,这一课需要学生认识15个生字,其中需要掌握的是两个字,但是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和段落是学生无法轻易理解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插图来帮助小学生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就比如说“树”这个字,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插图上的树木,问问他们能观察出什么,然后再用独特的方式给他们讲。比如说让学生知道树最后的用处是做成什么,以课桌板凳举例,是木头,让学生观察一下插图中的树木是不是和课桌板凳的颜色有些相似。然后是伐树工作者在搜集树木时,需要将其砍成两个,所以一个树木就是一对木,这样就能让学生将这个汉字掌握。
        四、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很多课文都是一些记叙文,记录着一些人物或者事件,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社会阅历不足,所以很多文章中所叙述的问题他们听都没听说过,那又如何将其理解,但是文章中的插图就和内容相关联,所以教师可以以文章帮助学生还原故事情节。例如:在学习《曹冲称象》这一文章时,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想出了一个办法称大象的体重,一个七岁的小孩思维就能如此强大,所以才会被计入教材当中的。大象大部分低年级小学生只是听说过,并未见过,而且文章中所描述出的称象各个环节学生紧靠想象是没办法全部理解清楚的,所以教材的编著者就将称象的图片插入课文当中,当学生看到大象坐在船上时,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当时称象的情景,然后教师以此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再让他们大声的朗读课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3]。
        五、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其实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插图可以说是与美术所挂钩的,美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学学生的审美能力众所皆知,而这些课文插图也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从插图当中能让学生与生活实际和情感产生一定的共鸣,从而在达到教育性质的同时也能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黄山奇石》这一文章时,黄山有四绝,而奇石就是其中之一,黄山上被名为奇石的地方有120多处,并不是空口而来的,它们形似人,有形似各种鸟兽,可以说形态怪异且逼真。如果单从文字当中,学生只能想象那是一块石头,并无奇特之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老话并不是空口而来。在课文插图当中,学生能够真真切切的看到黄山的奇石,这样的话不仅可以让其与课文融为一体帮助小学生理解,也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但是从文字中所感受到的文章事物过于单一,所以教材的编辑者便在课文当中插入了相关的图片,以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拓展。在实际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自身的教学经验、学生的理解能力、性格特点以及课文插图等内容结合到一起,通过开展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他们学习课文,从而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并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玉珍.“看图写话”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课文插图运用策略[J].新课程(上),2019(10):201.
[2]王丽丽.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插图运用——以《北风和小鱼》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3(19):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