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课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郑锦才
[导读]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体育教育在此过程中起到了无法取代的作用。一方面,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体机能。另一方面,体育可以帮助学生宣泄心理的压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篮球是我国青少年比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会受到大部分初中生的喜爱及推崇。所以初中院校可以将篮球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借此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能够满足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郑锦才    广东省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旺中学  526238
【摘要】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体育教育在此过程中起到了无法取代的作用。一方面,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体机能。另一方面,体育可以帮助学生宣泄心理的压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篮球是我国青少年比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会受到大部分初中生的喜爱及推崇。所以初中院校可以将篮球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借此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能够满足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分层教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95-01

        前言
        结合分层教学法组织初中生开展篮球学习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发现不同的学生会展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身体素质以及学习基础。统一的教学方法,会让一部分学生感受到吃力,也会因此而产生抗拒学习的意识。分层教学则能够有效调节这一问题,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一、分层考虑学生类型
        在利用分层教学法开展初中篮球教学活动时,起到核心影响作用的就是学生分层。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篮球基础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在基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下,适当的对学生展开分层。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对于篮球的认识喜好,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
        客观来说,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以下三个层次。A 层学生身体比较强健,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且比较喜欢篮球,也拥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及篮球经验。B层学生身体素质处于中等状态,对于篮球具有一定的了解喜好,但可能不具备较高的篮球基础。C层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对于篮球没有较高的了解欲望,甚至会存在较为强烈的抵触情绪。根据学生的这三个层级,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目标内容及评价方式进行逐一分层,保障基本的教学质量。
        二、分层设计教学目标
        在划分好学生层次之后,教师需要针对处于不同层次学生所展现出的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详细化分层[1]。同时,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所持有的教学要求及教学标准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以此满足学生的协调发展需求及个性发展需求。
        针对于A 层的学生,教师需要设定比较高的教学标准。例如,能够熟练掌握篮球技能,能够成功开展篮球竞技活动,并能够熟练掌握篮球比赛中的各项要求及裁判方式。针对于B层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大纲标准的依据下,适当的提高一点难度。比如,能够掌握基本的运球传球方式。在学生到达这一目标之后,引导其了解一些篮球的技巧及动作,使之能够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能力。针对于C层的学生,教师则需要多多的设计一些比较基础的教学目标,并且教学内容也需要比较简单,不宜过多。但在对C层学生实施教学指导时,教师则需要适当的加大练习量,让学生能够逐渐找到篮球的手感,进而达到基本目标,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行间运球教学为例,针对于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将目标设计成以下3点。
        认知目标: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应该熟练掌握运球的内容要求及基本概念。



        技能目标:A 层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行间运球的技巧,并且可以尝试性的进行两手变换。B层学生需要在能够运球的同时,尝试性的将目光移至别处,锻炼手感。C层的学生只需要能够在跑动的同时运球,并且不会丢球即可。
        三、分层展开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展现出的实际情况,为其拟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若想要真正实现该种教学模式的价值,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必须要遵循多元化教学及差异化教学的原则。在这一教学原则的引导下,教师所能够选择的教学内容相对较为丰富,并且比较自由。
        例如,针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也可以加大对该部分学生的要求严格性。而针对于水平偏低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的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通过梯度性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篮球知识,以此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以引导学生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针对于A 层学生,教师可以直接告知其这一篮球技巧的概念,然后通过示范的方式,要求学生自行掌握,然后自行练习。针对B层学生,教师可以在示范的过程中,分步骤的讲解,为学生介绍动作中的要点。例如要曲腕、蹬地、拨指。针对于C层学生,教师需要更加深入的细化教学内容,在示范及讲解完毕后,还需要观察学生的练习状态,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进度及教学计划,合理的划分教学时间。例如针对于A 层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多的予以其自主练习的时间,使之能够自行发展。针对于B、C层学生,教师则需要将教学时间放在指导方面。通过多多的关心及多多的指导,缓解学生的学习紧张情绪,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四、分层评价教学结果
        首先,教师要明确,对于不同学生实施评价时,需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模式及评价标准。评价本身所能够达到的功能及作用,针对于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也是不同的。例如,对于A 层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可能是一种指导建议。但对于B层C层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可能是一种激励,是让他们更加喜爱篮球,更加热情地投身于篮球训练中的动力。
        其次,针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学选择的评价方法也需要有所差异。针对于A 层学生,教师可以以自己的角度对其实施评价,用专业的眼光去评判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学习过程,促使学生能够及时找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完善进步。针对于B层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评价法或者相互评价法,让学生可以彼此之间评价,在找到自身不足的同时,也能够及时的了解对方的优点优势,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高自己的篮球水平。而针对于C层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自评的方式,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到自身的优点,也能够增强自信及学习兴趣。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法能够有效调节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压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篮球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活动分层及评价分层的方式,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扎实提高自己的篮球技术,享受篮球活动所带来的喜悦。除此之外,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及主体意识,有方向合理的展开分层,借此提高整体教学的集体效率。
参考文献
[1]林志强.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8):116-117.
[2]邱建兴.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1(20):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