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段凤兰
[导读] 目前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教育,对教育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小学作为对小学生学习能力启蒙的重要时期。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课为小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知识基础带来较大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更能良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由此,下文将具体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段凤兰    新疆特克斯县喀拉达拉镇喀拉尕什特教学点  新疆  伊犁  835500
【摘要】目前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教育,对教育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小学作为对小学生学习能力启蒙的重要时期。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课为小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知识基础带来较大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更能良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由此,下文将具体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213-01

        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小学高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只关注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理念更好的帮助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将所学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形象化呈现出小学高段数学知识,让学生获取清晰的数学学习思路,从而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未能良好的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当中一直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沉闷,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后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降低。由于教学方法落后,造成教学内容生硬,让学生学习感知力直线下降,教师无法吸收先进思想,限制了数学课堂的进步和发展进程。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效果的高低直接对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趣带来影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效果不理想,将会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提不起学习兴趣,不能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认为数学知识较难,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比较盲目,厌倦数学学习,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构建数学知识结构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中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擅长建立起思维框架,让学生熟练掌握好教师在课堂中所讲述的知识,便于学生顺利完成对数学知识点的自主学习过程。小学数学教师通过采用思维导图方式顺利培养出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学生能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归纳总结数学知识点,尝试运用新的学习方法,完善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思维体系,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有关“多边形的面积”这方面的知识时,教师要先带着学生在课堂中回想有关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利用推导的方法促使学生感知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带着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逐步探索知识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进步,推动数学教学改革进程。


教师要先在思维导图中带着学生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进行回想,通过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过的知识点,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另外,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课堂当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探索出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方法,让学生在自身学习兴趣与信心的推动下主动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保障学生形成图形思维,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实现高效学习。
        (二)思维导图开拓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学习的根本即运用与转化数学思想与思维,思维导图作为开拓学生数学思想与思维的一个重要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结合思维导图方法,不断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助力小学生良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为学生讲解简易方程的相关知识点时,由于这部分知识点具有较高的难度,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点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部分的知识点,需要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再照本宣科,让学生进行题海练习。而是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根据一定的顺序标注出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将思维导图制作成为导学案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思维导图导学案当中所提出的问题展开逐渐探索,从简单到困难,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出与简易方程有关的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让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内容扎实的展开学习,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掌握好这节课的内容,不是被动背诵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简易方程的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更愿意学习数学知识。
        (三)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展开复习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复习。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展开复习,助力学生梳理单元知识,综合自己的认识明确数学概念,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从而找出观点完善思维导图,因为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制作出来的思维导图也不尽相同。其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善思维导图结构。学生单独完成思维导图时容易产生所联系的知识点较少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关键点来讲,不能定位准确,联系不紧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组织学生间对思维导图展开探究,充分展现出思维本质与图形形式的前提上互相展开评价,保证完善思维导图。最后,良好的优化思维导图。在进行小学数学复习教学当中,教师要从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上入手,组织学生研究思维导图,找到思维导图的缺陷,在不断优化与完善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完善知识。因为受到学生自身思维水平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复习当中非常容易产生遗漏问题。因此,教师要从点拨上入手,助力学生把新知识融入到旧知识当中去,保证数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从而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为数学知识点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所以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深化对小学数学知识的认识。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是一种形象化的思考方式,帮助学生们从抽象的知识体系中脱离出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的关键点。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当中运用思维导图,发挥出思维导图的真正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文静.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数学复习实效的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8):49.
[2]肖彦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下旬刊),2020(03):50.
[3]鲍菲菲.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风,2020(08):68.
[4]马慧,王艳红.论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20(09):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