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铁宇星
[导读]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读懂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在做阅读理解题要遵循,首先、认真阅读素材,理解语段含义;其次、认真仔细审题,提高审题能力;最后,训练答题技巧,形成自身的答题能力。

铁宇星    昭阳区大寨子乡示范小学  云南  昭通  657007
【摘要】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读懂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在做阅读理解题要遵循,首先、认真阅读素材,理解语段含义;其次、认真仔细审题,提高审题能力;最后,训练答题技巧,形成自身的答题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210-01

        引言
        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语文阅读理不仅仅作为学生日常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同时还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须技能,阅读理解只要掌握了解题的正确方法和技巧,任何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同学们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文的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致总结归纳为:
        一、优化阅读方法,追求阅读效率
        小学语文课程锻炼的基本能力就是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给出的阅读材料能否通过认真的阅读,了解文中的基本大意,要正确的了解文中的意义,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往往是不够用的。因此,老师除了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之外,课堂上的精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能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理解方法,可以在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学生的平时阅读学习过程中,要严格的要求,严格练习。有些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朗读声音很小或者用手指、笔逐一比对的指字认读,有的学生咬文嚼字,朗读速度非常的慢,以为这样才能理解的透彻,其实这都是一些不良的方法,针对这些,在学生作阅读理解的时候,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做阅读理解的时候要做到“眼到、心到、笔到”快速的阅读,快速的收集文字信息,做到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高质量高效的对文本素材的阅读理解。其次、老师要让学生们注重文章的感情体验,在读法上指导学生对阅读材料一气呵成的读完,中间不该停顿的地方不能停顿和重复,不能扭曲原文思想,引导学生在感知中认读,在阅读中感知文中的思想。最后、捕捉文中重点信息语句,作重点突破,学生阅读,要引导学生有从阅读书面文字进而达到大脑某种场景再现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句子,标注出来,经过老师的讲解词语的意义,从被动的去做阅读理解,成为一个主动,由内心支配的过程。
        二、仔细审题,认真看清题目要求
        做阅读理解的题目,必须要平心静气审题,不能粗心大意。阅读能力的培养最终是为了答题时获得最大的争取率,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技巧,第一遍细读文章不要着急做题,再第二遍认真审题通过问题来寻找答案,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1)阅读素材中给的基础知识要牢固的掌握,阅读的题型中一定有基础知识的考察,如填关联词语,找错别字,填拼音,找出文中的近义词、反义词,找出比喻句、类比句等。


这些检验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课堂都做过训练,但粗心的同学往往会填错答案,例如题目要求填出错误的词语,有的同学把正确的词语填进去了,类似这种情况在考试的时候屡见不鲜,粗心是一部分同学丢失分数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日常教学训练中,老师应该设置一些易错的题目,引起同学做题审题时的重视,在考试的时候才能尽量的少失分
        (2)认真审题,弄清问题再做答案,可以适当的引用原文作为回答,有一些题目的设置原文中就有很明显的答案,出题者的目的就是考验学生的阅读原文的能力,同学在作答的时候要善于利用原文中的材料,进行回答,有些问题是根据整篇设计的,需要学生认真读懂全文的意思,对文中的线索进行总结和归纳,最后做出正确的答案。
        (3)如遇生僻字,不要急躁,考试中一旦出现了生词,会有词义的标注,如果没有标出词义,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猜测其大概意思,或者通过拆解词语猜这个词的大概意思。对于一些故意不给注释的词语,学生应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找到文章中相应的语句,来猜测生僻词语是属于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的方法来进行阅读理解。
        三、找到文中原话、认真回答问题
        阅读理解作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题型,它能有效的检测学生的语文素质。它的问题设置需要在认真读懂原文,感知原文的前提下稍作思考,就能在原文中或者通过自己通篇阅读的体会中得到答案,对于没有答案线索或者没有找到问题出处的情况,可以再一次进行通篇的阅读,找出文章的核心线索,可以联系上下文搜索问题定位,运用分析思考,将问题高度概括即可。
        对于阅读理解经常出现的题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获取答案:
        (1)提取素材信息并作概括,在文中找出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主要词语压榨主干进行重新组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如果题目有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就按题目要求加以概括作答。
        (2)若问题在原文中有直接的答案,就直接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有些阅读试题的答案会出自素材的某处地方,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找到问题的出处,用文中的原话来做答,此类题型在低年级中比较常见,如果文中没有明确要求用原文中的原话来回答,也可以在素材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做回答。
        (3)对于一些需要结合全文内容需要提升内涵作答的题目,需要挖掘隐含的信息或者深层的含义,在通读文章的前提下,升华感情,通过体会作者的写作背景内心感受等,深挖文章的中心思想,这需要在一定阶段的语文素养的积累之下,经过学生缜密的思考,用心的感知,才能写出完美的答案。
        四、结束语
        想要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绝对不是一朝之事,因为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对于周围事物的认知理解能力有限,但只要教师讲究正确的授课方法,加以时日不断的训练,就一定会有所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训练中,真正能放松的理解文章素材。学生才能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为以后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萍.浅谈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N].发展导报,2019-05-28(019).
[2]黄文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7(01):255.
[3]廖祖国,杨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5(09): 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