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 母静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母静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占有较大的比重。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将起到重要作用。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表明,教学如果缺少了适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差。可见,教师正确地选择和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不论是对低年级学生还是对高年级学生,不论是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还是对班级授课来说,都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事情。要找到适合所教

母静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凤凰学校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占有较大的比重。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将起到重要作用。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表明,教学如果缺少了适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差。可见,教师正确地选择和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不论是对低年级学生还是对高年级学生,不论是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还是对班级授课来说,都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事情。要找到适合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我是这样做的。结合平时教学,先找出多数孩子在计算中容易出错的原因,再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207-02

        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同时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锻炼学生主动观察能力,促进学生构建知识,强化知识的发展过程。小学数学中计算是所有数学活动的基石,离开了计算,数学活动便成了空穴来风,无本之木。《小学数学新课标》中规定“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在教学要求中也强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1]而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占有较大的比重。从低年级20以内整数加减法、乘法口诀、口诀试商,到中年级的两位数整数乘除法,再到高年级小数、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纯粹的计算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数学教材。另外,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三大领域,都与计算密不可分。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表明,教学如果缺少了适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差,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可见,教师正确地选择和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不论是对低年级学生还是对高年级学生,不论是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还是对班级授课来说,都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事情。要找到适合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我是这样做的。结合平时教学,先找出多数孩子在计算中容易出错的原因,再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学生计算出错的几个明显原因:
        一、感知出错。
        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粗糟,对相似数据容易产生错感造成出错。
        例如:101-9想成110-9
        二、强信息干扰出错。
        学生视觉、听觉是有选择性的,所接受信息强弱程度影响他们思考和计算,一些强信息容易先入眼帘掩盖其他信息。例如:273-45+55想成273-(45+55)
        三、记忆出错。
        学生感知数据记忆中,由于生理、心理等因素影响,使刚储存信息记忆深刻或暂时中断消失。
        例如: 30×9   8×600   400×5  40÷2   90÷3 
        想成: 30×9   8×600   400×5   40×2    90×3
        四、知识理解模糊出错。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由于理解不深刻不精确,对知识的表象理解很模糊,从而造成计算失误。例如:835-35×6想成(835-35)×6
        五、注意力分配不当出错。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注意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例如: 72÷2×3
                  =36×3
                  =(分心以后认为做完了就不做了)
        六、书写不工整、不美观出错。



        由于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工整,写的数字潦草,看不清而认错。
        例如:500+12×3
     =500+36(数学书写不好结果看成86)
     =586
        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点个人方法与策略:
        一、强化感知。
        感知能力就是对感觉刺激、知觉对感官刺激赋予意义进行认知的水平,取决于感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而且经验和知觉决定对刺激的判断。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充分发动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促进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认知来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每节课进行听算训练,使学生手、脑、耳并用,边听题边写边算,集中注意力,坚持天天练,比速度、比书写、比正确率,使学生感知能力提升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加入比赛的方式,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升学生感知能力从而锻炼学生计算能力。
        二、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算理理解。
        教学中重视学生说算理悟算法。算理是算法的基础,在计算教法中不能让学生机械地掌握算法,而应该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体验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感悟算法,明白这样算的道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长知识,而且长智慧。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才能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例如: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让学生说出每一步计算的意义与过程,再举一反三的练习学生也能准确计算。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孩子能够在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便会努力追求知识,把学习当成生活中重要的一件事情来对待。而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养成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一看、二想、三算、四查。一看:完整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运算符号;二想:想算法,灵活选技算法,确定运算步骤;三算:认真计算;四查:及时“回头看”看方法合理吗,数字、符号抄错没有,计算是否有错,结果是否写错。学生长期坚持养成这样的计算习惯,计算能力必然会提高。
        四、加强口算训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口算训练是体操中的重要一节。口算训练时学生在瞬间要进行各种复杂的思维活动,把试题进行“分解、转换、变式、重组、„„”从而达到迅速、准确地解答。口算训练的任务就是要在引导学生正确解答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建立新的模式结构。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则是思维训练获得高效率的有力保证。口算是笔算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坚持让学生每天口算十道题,让学生对数的计算由生到熟,方法熟记于心,有助于计算正确、迅速、合理、灵活。
        五、重视专项计算训练。
        (一)抓住知识关键处设计题目进行重点练习。
        每讲一种新的计算法则后,根据教材的重点和学生易错部分,精心设计练习,练到知识关键处。
        (二)形近易错题练习。
        平时收集学生易错的题,编制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强化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每周一次以专项计算训练开展的周竞赛。
        六、注重作业书写美观、工整。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书写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写好字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很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例如:格式不符合要求重做,书写脏、乱、差重做,使学生计算中不要因书写不好原因而出错。
        七、持之以恒,坚持长期训练。在教学中坚持长期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减少学生计算中错误。
        在教学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学策略与方法决定着教学效率与质量。哲学家黑格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至高无上的力量。”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大意义。选择了适当的方法,巧妙地运用方法,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运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让教师高效率地教学,学生高效率地学习。用高效率教学来引导和支持学生的高效率学习,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标》2018年修订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