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罗质群
[导读] 历史故事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历史故事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它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因此,将历史故事应用到教学之中势在必行。

罗质群   西充县槐树初级中学  637240
【摘要】历史故事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历史故事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它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因此,将历史故事应用到教学之中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故事;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235-01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过于侧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只注重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的讲解,而不重视学生人格培养和情感体验。历史故事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佳方法之一,通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故事,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现实意义分析
        (一)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记忆
        相对于课本教学内容,历史故事的内容显得更加地自然、更加生动,历史故事的这些特点使得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快速的让学生进入到相关的故事情境当中,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另外,历史故事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知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相关的趣味、生动细节,这在提升学生对某些历史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高度兴趣
        初中生处在认知发展比较活跃的阶段,是各类兴趣和爱好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历史故事,能够强化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高度兴趣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枯燥的“照本宣科”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小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出现“开小差”的现象,而且还会让学生对历史学习逐步失去兴趣,甚至是厌烦,这既影响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而且也影响了对历史学习的持久性。历史学习是提升一个人人生发展品质的重要内容,也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而历史故事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实现这一要求,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需要遵守的原则和要求
        (一)针对性原则
        历史故事的应用要与历史教学内容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应用历史故事是为了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效果,而不是单纯的为学生“讲故事”。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的分析历史教材的相关内容,从内容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选择历史故事的应用。例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
        “陈独秀强行家去姚煜辫子的故事。”让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感受当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新文化运动的执着和努力,加深学生对“新文化运动”这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简单的说就是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的历史故事应当是准确的、真实的,不能为了迎合教学内容或者是学生的兴趣,对历史故事进行“再创造”。真实的历史故事能够给学生展现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同时还能够指导学生更好的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有利于历史教学意义的深化。


例如,在“走向全盛的盛唐”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武则天无字碑”的故事融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知道,关于“武则天无字碑”的相关故事,很多的影视作品或者是所谓的历史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杜撰或者是相关的猜疑,教师应当辨别这其中的问题,将真实的历史故事讲述给学生,对于存在疑惑的地方就是保留疑惑,不要随意的杜撰和引导,这样也能够给学生留出一定思考的余地,为学生独立思维的发展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历史故事应用于历史教学中,要以故事讲人物,以人物讲事件,以人物和事件来串讲历史,把学生带入历史这一场时光旅程之中,让学生能够置身于历史环境中去把握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影响,从历史学习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一)新课导入前设置悬念故事
        一堂成功的课必然会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所以,在上新课前用故事导人,并设置悬念,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抓住他们的求知特征,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记得我在上《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时候是这样导入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尚未出现人类。女神女娲用水和黄泥造出许多男男女女。于是,人类就这样产生了。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有哪些呢?带着这些问题看课文,学生可带劲了,都纷纷举手要回答问题。
        (二)教学过程中穿插历史故事
        一堂45分钟的课程,要让初中的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听课状态是很难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历史故事,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上初中历史上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涉及很多人物,他们的个性都各富特色。要让学生很好地记住这些人物,最好的办法就是讲述这些人物各自的故事。我讲述“揭竿而起”“鱼腹丹书”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当年陈胜、吴广起义的轰轰烈烈;我讲述“鸿门宴”“四面楚歌”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项羽、刘邦楚汉之争的基本史实;我讲述司马迁著作《史记》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司马迁在人生的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我讲述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他乐于创造的精神;我讲述华佗救死扶伤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华佗高明的医术。
        (三)课堂结束前巧用历史故事
        一堂好的历史课程在结束时也能够巧妙地运用历史故事来提升教学效率,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再一次被调动,并且又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我在讲述商鞅变法的时候,课本中提到了商鞅的一系列;英明举措,而最后却被处以“车裂之刑”,学生们都唏嘘不已,觉得可惜。因此,课堂结束时,我给学生讲述了秦王派兵追捕商鞅的小片段。商鞅逃到边关要住客栈,但是客栈却按照商君的法令拒绝;了他,这就说明了商鞅死而变法已兴,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初中历史教学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了要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其中更明确提出了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方式之一就是;运用历史故事。因此,将历史故事应用到历史教学中,以故事为载体来传授知识,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这将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庆.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7,(59):153.
[2]尹玉.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6,(13):98一99.
[3]王素立.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5,(12):142+213.
[4]孙延洋.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4,(21):86.[
[5]李艳.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2013,(07):123.
[6]冯秀芹.浅析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