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 侯树芳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侯树芳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这对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很难更好的满足学生目前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而且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有着更加现实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老师要及时的创新升级个人的教学思想意识和能力,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处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升级,最终保障教学的整体水平。

侯树芳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四小学  2566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这对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很难更好的满足学生目前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而且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有着更加现实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老师要及时的创新升级个人的教学思想意识和能力,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处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升级,最终保障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231-01

        一、做好教学设计的优化创新,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教学设计工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往往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对于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更加现实的价值和意义,结合实际的教学来看,只有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才能够不断的提升教学的成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定的过程中,需要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能力作为首要位置,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敢于抛弃填鸭式教学模式。举个例子来看,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识数能力、计算、估算等多项能力,而且数学中有很多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推理论断的能力。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和明确这些重要内容,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并且指明正确的方向。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混合运算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首先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应该具有的计算和分析能力。落实到具体教学中来看,老师除了要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之外,还需要积极的回顾过去所学习的知识点,做好新旧知识的链接和融合,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提升,最终才能够保障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在数学科目学习过程中,计算能力是最为重要和基础的一项内容,也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也要科学的设定一些基础的计算类题目,给予学生更多锻炼学习的机会,不仅仅要将基础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要将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进而才能够保障教学的效果。
        二、对教学的方式不断的创新升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想要切实的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一定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改变学习的被动地位。在过去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的影响,学生整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最终也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导致学生欠缺应用能力,这也和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相互背离。针对这一状况,老师要敢于对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升级,采取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有效的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方面也会更简单和透彻,除此之外,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的提升了个人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最终有效的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内容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先利用微课录制教学的视频,上传到学习群里让学生提前观看学习,这样学生可以积极的进行课前的预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并且做好有效的标识,在课堂正式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重点的讲解分析,提升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独立自主的学习。除此之外,在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便于学生相互讨论,能够及时的吸取别人身上优点,而且也很好的监督学习,能够更好的提升学习的成效,最终为提升教学的效果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积极的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学优化。
        三、科学合理的进行课后作业的设定,进一步的提升学习的成效
        课后作业练习也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老师在进行作业设定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分析:首先,数学作业的设定要具有一定的生活化的特点,确保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和魅力,进一步的拉近生活和数学学习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也更容易感受到数学和自己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的提升学生数学实践应用水平,慢慢的转变成个人的数学技能。举个例子来看,在完成圆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之外,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的生活,找一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圆形,感受圆的不同的定义模式,然后再根据个人的理解解释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不是长方形等,这样学生数学学习会更加透彻和深刻。其次,在数学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的进行创新升级,比如在学习完成关于比的相关内容之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班级中男生数量和女生数量比例为3:2,请大家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这句话的意思,还可以如何表达?这个时候有的同学会说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例为3:5;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例为2:5。通过这样拓展升级的问题能够进一步的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切实的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最终,在进行作业设定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的考虑分层性,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有学习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所以在进行作业设定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这一点,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更好的提升学习的效果。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圆的香瓜内容之后,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老师可以适当的升级作业的难度,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的进行知识的拓展,针对学习能力差的学习,老师可以多布置一些基础的题目,让学生练习求解周长和面积即可。
        总结
        根据上文所说,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这对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老师不仅仅要将基础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和传授,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数学思维等进行培训和提升,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这样才能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所以,在未来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途径等进行创新升级,敢于突破传统教学的壁垒。
参考文献:
[1]温志强.小学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整合对策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127-128.
[2]杨小英.运用“导学案”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0):194-195.
[3]曹雪菲. 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法的探讨[J]. 才智, 2018(3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