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辽瓦完全小学 湖北 十堰 442500
【摘要】随着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我们对数学科目变得越来越重视,因此,小学数学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了对学生易错题的分析与指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题; 错误原因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10-01
一、学生数学计算题易错的原因
1.学生缺乏自主计算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计算器和计算机这些科技类计算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些计算辅助工具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发展自身的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的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开展计算题学习的时候往往不去运用计算思维进行手动计算,而是借助多种计算工具进行解题。这种方法导致学生计算思考环节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难以形成有效的自主计算能力,一旦到了考试时,学生脱离了计算工具的帮助,就会错误百出。
2.学生的审题能力不足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水平。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有着具象化和形象化的特征,这使得他们在面对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常常较为吃力。与此同时,小学生刚刚接受系统的知识教育,在面对新的理论知识时往往会感觉到困难,计算题特别是小学应用题不仅仅考验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还考验学生的文字解读能力。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产生错题是因为学生审题不认真或者审题有误导致的。在应用题方面学生经常会看错问题,或者判断错应用条件,最终导致应用题丢分.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的分值比较大,一旦计算有误就会导致学生大幅度失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往往会觉得是数学太难了,自己认真计算了也学不会,从而容易放弃数学学习,数学基础打不好,从而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二、降低数学计算题易错的相关策略
1.通过趣味性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计算能力,首先要明确规定并联合家长监督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环节和训练环节杜绝计算辅助工具的帮助,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小学生受年龄阶段的限制,往往都比较偏向“玩”,教师针对学生的这些学习心理,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材内容来进行课堂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在参加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计算能力,从基础上降低学生的计算失误。
比如在进行《百以内的加减法》相关教学活动时,为了使学生在平常的课堂学习中养成自主计算的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学生的计算失误,在课堂教学中,我为学生设计了“计算小能手”的小组竞赛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我按照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进行了数学竞赛小组的划分,并为学生设置了不同难度级别的计算题目,题目内容以我在平常的学生训练和对考试过程中总结到一起的学生易错题目类型为主,解题正确的小组获得相应积分,并设置一定的冠军奖励制度。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从基础上减少学生的计算失误,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2.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降低计算失误率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中也被广泛运用。针对教师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导致学生审题能力不足特点,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能力,消减学生的抵触及畏难心理,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同时,发挥信息教学辅助教学的作用与优势,实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通过直观的视听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促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得到充分良好的激发。
例如在开展《分数的加减法》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时,为了使学生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在课堂上,我结合多媒体教学平台为学生出具了很多易错性例题,然后引导学生自行对例题进行思考并写出答案,比如“2/3+3/4+1/2=()”这种涉及分母变更的难度性题目,这类题目是学生经常产生错误的题目类型之一。然后让学生提交自己的答案,通过数据平台显示的正确率决定要不要重复详细讲解这一类易错题型。这样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解题思路,降低学生计算失误率,促使教学效果得到充分有效的提升。
3.通过错题整理指引学生反思
小学时期,学生普遍喜好玩闹,这也使得其在数学学习时,无法良好地进行知识点的总结与反思。同时,由于小学生的解题思路不够清晰,常常马虎大意,造成一些数学题反复出错。而错题整理是降低学生做题错误率的重要方法,当前错题本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教育当中,其不但能帮助教师弥补教学缺失,促使数学教学效果得到良好提升。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知到自身的知识盲点,端正其学习态度,促使其养成错题整理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讲授《四则运算》时,很多学生常常会出现解题错误的现象,基于此,我指引学生制作错题本,并对错题进行归类。如有没有设计0运算、是否带有括号等,并让他们归纳和分析自身的错误原因,实现提前教学干预的目标。然后,教师可将经典题型引入课堂,为学生讲述其解析步骤,同时,可指引学生将思维导图渗入错题整理之中,促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和便捷地体悟到知识点的内涵,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加强对学生易错题型的训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产生计算失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将学生的计算错误单纯归纳为学生马虎,审题不认真。
参考文献
[1]夏存昔.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