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视野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张勇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教育中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教师应重视对信息化教学技术的科学应用,为课堂教学提供可靠保障,吸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充足兴趣,使其知识视野得到有效拓展,思维变得更加灵活,以此促使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张勇   青川县青溪初级中学校  四川  青川  628109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教育中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教师应重视对信息化教学技术的科学应用,为课堂教学提供可靠保障,吸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充足兴趣,使其知识视野得到有效拓展,思维变得更加灵活,以此促使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04-01

        前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来临,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同样在教育事业中得到良好应用,并有着关键影响和作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教师应对学生主体地位予以充分关注,摆脱应试教育的约束限制,重视对教学理念的转变革新,对信息化教学技术加以科学应用,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和趣味性,促使学生可以对数学学习产生充足兴趣,增强学习效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运用翻转课堂完成课前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期间,课前预习属于学生学习非常关键的一环,此环节看似同翻转课堂所涉及到的课前任务存在相似性,实则存在相应的区别和差异。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前语序目的是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内容进行提前熟悉,对预习效果并未予以中还是,并未以课前提问的方式,对学生预习做出检验,致使学生课前预习缺乏足够的重视,预习学习流于形式。不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则强调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开展预习学习,如此使预习效率得到保证,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强化提升。比如,关于“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部分知识,教师可向学生分享同课本有关的微课视频,并向学生做出提问:你是否观察出具体的图形?图形存在怎样的特征?你对图形有着怎样的认识?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有利于教师对课前任务完成情况以及预习效果进行检查,同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期间,教师可对学生存在的不足做出充分了解,便于教师针对性的开展重点知识教学讲解,使学生对知识做出更为深入的学习理解[1]。
        2、运用微课优化认知情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随信息技术的良好发展,网络的合理应用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情境资源。开展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提问等形式构建教学情境,对学生做出正确引导,指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从而使课堂知识得以有效拓展延伸。


微课属于全新的教学方法,可使抽象知识变得更为直观具体,同样可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探究欲望,通过微课视频展示,对数学知识内容做出更为深入的学习理解,使学生学习得到有效增强,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有利于教学情境的构建。教学期间,教师可基于教学大纲以及重难点知识,对重要知识制作成微课视频,借助微课所具有的优势特点,使学生形成深刻记忆理解,从而使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得到充分保证。比如,关于“投影与视图”一章,教师可利用ppt课件,对抽象复杂的知识做出形象化的具体处理,并与微课的形式,使学生可以对知识内容做出更深的学习理解。与此同时,展示ppt期间,向学生展示出平行投影同中心投影的对比图,并向学生进行提问:请同学们对图片进行认真观察,你是否可以发现存在的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思考,并回答:平行投影中太阳光线为平行,中心投影灯光关心则为一个点发出。之后,课堂教学期间,教师便可对“投影”概念向学生做出介绍说明。如此,通过微课视频的生动形象展示,以及教师的科学正确引导,加之适宜的教学情境和问题设置,引领学生进入到全新的知识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保证,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3、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需对信息化教学技术加以科学应用,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同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交流互动,对学生思维、认知、心理与兴趣爱好等做出充分了解,以此开展高效教学。如此,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同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发展,使教学重难点得到有效突破,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比如,关于“轴对称”一张,大多数学生因为空间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对抽对称图形同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直线对称后的具体情况做出快速准确判断,这也造成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难以保持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开展教学期间,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展示同课堂知识有关的视频,引导学生对视频进行认真观察,并思考轴对称图形同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直线对称所具有的区别以及联系。通过视频的生动形象展示,使学生可以对“对称”做出更加清晰具体的学习理解。所以,对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促使学生注意力可以有效集中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充分保证[2]。
        结论:综上所述,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发生重大改变。开展教学期间,教师应对信息化教学技术加以科学应用,并在教学中进行不断探索研究,对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等进行优化创新,使信息技术可以充公发挥关键作用,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使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林.基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3(05):180-180.
[2]何力群.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新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000(008):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