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学生,学会爱那些并不可爱的孩子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廖作永
[导读]

作永    深圳市南山区太子湾学校    518000
 
        有人说教育就是一种爱的艺术。爱孩子是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必须掌握爱学生的技巧,提高对学生施爱的艺术。谁都喜欢优秀学生,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这是人们的常理之做。但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并不可爱,不能给人以美感,很难唤起人们的喜爱之心,有的甚至有些恶习、陋行,叫人生厌。面对这样的孩子,教育的责任告诉我们不能放弃他们。在我们海湾小学,这样的学生还占较大的比例,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办?所以学会爱那些在老师眼中并不可爱的孩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调整心态,认识到学生成长中的不完美
        小学是一个人人生的初级阶段,知识和经验正在不断积累,行为和生活的习惯正在不断养成,观念和思想正在逐步形成,兴趣和爱好也日趋稳定。学生是一个成长过程中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过失和偏差这是正常现象。我们只有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不会对学生求全责备,我们才能正视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包容他们的过失和错误。
        海湾小学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关爱,海湾的孩子需要教师博大的包容。大家都知道海湾小学的生源差,这是不争的事实。统计结果表明,海湾小学有近八层的学生为非深圳户籍孩子,这些孩子一般为多子女家庭,一家3至5个孩子的家庭就占了50%。这些孩子的家长几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一般做些小生意或其他非智力劳动的工作,父母不重视孩子的教育,不会考虑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多数孩子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都较差,他们缺乏良好的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文明习惯。孩子们走进学校,这些缺失得不到补充,不良习惯和行为偏差得不到纠正,那还要我们的教育干什么?
        我们没有选择教育对象的权利。面对所有的学生,我们都只有教育的责任。放弃孩子,就会贻害他们一生。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心态,认识到学生成长中的不完美是必然的现象,认识到我们海湾的学生起始状态的低下是客观的事实,是可以转化和改变的,给与学生更多的包容和关爱是当好海湾教师的理性选择。
        二、转换视角,看“瓶子”的下半部分
        既然学生是一个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人,是一个不完美的人,那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学生呢?这里我们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
        假如我们把成长中的学生,看作是一瓶正在充满的水。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形成的习惯,就是瓶中的水。瓶子的上半部分就是学生离教学要求或良好习惯或做人准则的差距。如果我们的眼光看到的是瓶子的下半部分,就是看学生已经获得和掌握的,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正在成长,正在进步,我们就会非常兴奋,为学生的进步而欢呼,对学生充满信心;如果我们的眼光始终盯着瓶子的下半部分,就是用求全的眼光看学生还存在的问题,纠缠于差距,我们就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情结,学生即使已经考了95分,我们还是要大声的谴责学生,还有那5分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会失去这5分?还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愤怒的情绪,教师的这种情绪会给学生带来自责,甚至导致自卑。
        “看瓶子的下半部分”,就是要学会欣赏学生,善于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成绩,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高兴,用积极的情绪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不断走向更大的进步。


 
        三、学会施爱,培育成功的心态
        吴校长有一段很精辟的话说:教育不是市场,也不是商场,教育是一个博大的爱场。我以为这是对教育本质的一个重要阐述。离开了对教育对象的爱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爱是教师实施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只有成为施爱高手,才能把满腔的爱无私的奉献给学生。如何向学生有效的奉献师爱呢?很多教师都有自己的经验,我对此研究不够,但还是有些不成熟的思考,奉献给大家。我认为教师向学生奉献师爱,重要的是要抓住下面两个方面。
        1.宽容,原谅他们无意的过错,保护自尊
        向善是人性的本质。任何人都想融入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都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每一个人都想做一些符合社会规范的事情,做事的出发点是积极的。由于认识和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学生往往会好心办坏事。当学生出现偏差和失误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学会宽容,不要无意冤枉学生,要保护学生敏感的自尊心。
        一位英语老师每天让学生轮流上台讲英语故事。轮到一位成绩较差的学生,谁知他说:我讨厌英语!一脸的反叛情绪,自然故事也没有讲。这位英语老师当时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笑着对他说:你会喜欢上英语的。之后,在他的英语作业本上经常可以看到老师写的一些话语:你的英语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糟,你又掌握了很多单词,你这次的作业真棒,老师为你高兴。两个月后,就是这位声称讨厌英语的学生,在得知学校要分班的消息后,急了,跑来找这位英语老师:王老师,我要你教我,你到哪个班我就到哪个班。显然,这个学生喜欢上了最令他头痛的英语。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是王老师的宽容,保护了这位对英语反感学生的自尊心,是她细心的观察和热情地鼓励为这位学生找回了自信。
        2. 欣赏,看到进步放大优点,找回自信
        缺乏自信心是差生甘当差生的主要原因。对那些问题孩子,众人都是看他们的毛病,他们经常遇到的也是冷眼,久之,他们也习惯了落后的局面,他们对学习就会形成应付心态,甚至会产生放弃的念头。如果我们教师不能及时唤醒他们沉睡的自信心,他们就会不断消沉下去。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那就令人十分担忧了。
        我校六(三)班有几位甘愿消沉的孩子。周老师接手这个班后,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对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施爱策略,特别注意在这些差生身上找他们的优点,寻找他们进步的蛛丝马迹,然后及时鼓励。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周老师总是大加赞扬,给予充分肯定,不断培育他们成功的心态。在他的持续工作下,班里很多孩子发上了变化。林某欣、吴某璇是变化最早的几个。过去衣着不洁、行为不规、神情不振的林某欣、吴某某现在完全变了,人变得开朗乐观,上课变得积极专注,经常还有一些独特的思维火花。吴琼璇同学经常有些细致的观察在课堂上发表;昨天的科学课上,林可欣同学被神奇的化学实验所吸引,课后还找我要购买化学用品商店的地址。他们的基础虽然还有许多欠缺,但是他们对学习表现出的热情,对生活所显现出的热爱,告诉我他们已经找回了自信。李某某同学是一位令老师和同学都很头痛的孩子,经常惹得周围同学告状,上课也经常捣蛋,属于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的那类学生。就是这样的孩子也还是有优点呀。我们发现他有时表现出对集体的关心,有时也会坐下来安静的听一段时间的课,遇到自己能够做的作业还是去做一点,甚至还曾问老师不懂的问题,他还比较吝惜生命。这些,对其他学生来说,是太正常了,可是发生在李某未身上,就难得了。对于他的进步和优点,周老师和科任老师是拿着探雷器去寻找,用放大镜去肯定和鼓励,抓住机会,对他表扬,让他尝到成功的体验。现在他也竟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上课看不到他捣蛋了,也能完成部分作业了。李某某现在虽然还没有转变为我们公认的那类好学生,但是,他迈出了这可喜的一步,已经朝好的方面在发展,只要我们不放弃他,对他施以合适的爱,他心田的绿洲也会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