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王昊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王昊
[导读] 微视频课程简称微课,其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某一教学知识点(难点或重点),有针对性的制作不长于十分钟的微视频,以供学生可以随时、反复观看的学习资源。其类型多样,主要有讲授类、解题型、实验型、答疑型、探究学习型及讨论型。多种类型的微课形式,提升了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且微课内容精悍短小,教学内容针对性较强,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自学,巩固知识,增强物理知识储备。本文基于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

王昊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第三初级中学  河南  信阳  465450
【摘要】微视频课程简称微课,其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某一教学知识点(难点或重点),有针对性的制作不长于十分钟的微视频,以供学生可以随时、反复观看的学习资源。其类型多样,主要有讲授类、解题型、实验型、答疑型、探究学习型及讨论型。多种类型的微课形式,提升了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且微课内容精悍短小,教学内容针对性较强,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自学,巩固知识,增强物理知识储备。本文基于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教学;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19-04

        引言
        物理是一门协作性与辩证性相结合的科目,其中蕴含着物理学家多个世纪以来总结的经验与智慧,也囊括着自然之美。但初中学生大多处于叛逆的阶段,不易被管教,更无法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中端坐良久、精神集中。因此微课的出现可以很好的将其思绪从球场、游戏、明星中吸引回来,将实验步骤与具体操作方式通彻的展现,继而促使其物理素养得到提升,培养学习热情。
        一、自主设计微课导学案,做好课前“热身”
        很多学生的物理预习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调,只是按照教师的指示,找出本节课的物理概念和相关公式,解答预习问题,这种单调、呆板的课前指导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指导也不够深入。物理教师应该利用微课制作导学案,让微课去指导学生的新课预习。微课比文字、习题等更加直观,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在教师的带领下高效预习。例如,教师在教授“声的利用”这一课时,可以这样来设计微课导学案,截取医院B超和彩超视频、海上声呐工作视频等片段,在视频中讲解次声波和超声波概念,了解这两种声波的运用原理。尝试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解释超声波B超的工作原理,画出简单的声波传播示意图,真正站在物理学视角分析问题,从而达到高效预习的目的。
        二、借助微课优化实验教学
        中考物理的知识点较其他学科而言,是比较零碎的,需要在大量的实践和练习中加深印象。中考物理试题主要囊括着光、电、热、力、声这五大方面,并由理论知识和实验两部分组成,因此教师不能将实验的教学忽略掉。可往往在这方面的备课时,会有一些操作环节无法正常演示,而这些繁杂、具有危险性的实验又必须要让学生了解。


这时教师便可以借助于微课,使他们在视频中对实验的过程和步骤进行深入的观察,并在教师暂停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每一个环节的作用与含义,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将微课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可大大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和形象,教学方式更为灵活,且可防止物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学生留出更为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究。如一些实验过程很长的演示实验,教师完全可以事先将演示实验录制成微课,重点突出关键环节和现象,提前让学生观看,课堂余出来的时间可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延伸探究。同时,一些由于条件限制或危险性高无法演示的实验,教师也可通过从网上收集实验视频制作成微课播放给学生看。如电学实验中的触电现象,危险性较高,教师可网上搜集相关图片或视频,制作成微课,展示给学生看,视频播放的方式可要比教师的语言更具说服力,学生不仅学到了物理知识,也了解到触电的危险性,警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注意用电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大大提升。
        三、利用微课设计综合实践,引导学生探索物理运用
        物理实验作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模块,也是物理理论教学的充分验证与有力支撑。通过实验演示能够帮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观察物理现象、理解物理知识。很多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不够,因此物理教师应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把物理概念、公式等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自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展示电流、电路、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展示了家庭电路的设计,如何利用一个开关控制多个灯具,各个房间电路的连接方式等,让学生分析这些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学生可以利用小灯泡、开关、电池、电流表等设计实验,利用一个总开关控制所有小灯泡的开启,再通过把小灯泡的火线并联在一起,连接到开关的控制端L1上,再把零线并联在开关底盒里,观察是否可以利用一个开关控制所有小灯泡,自主尝试多个开关和小灯泡的连接,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电学知识。
        结束语
        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物理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与学习提供了有效方法与途径。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很多概念与原理都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才能深入理解。但是受实验场地、实验素材、教学实践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很多初中学校的物理实验教学始终难以高效开展,而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突破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在场地、素材以及时间等因素的局限性,为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极大便利,有助于学生更加高效地观察物理现象、学习物理知识,从而极大地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陶永娟.巧用微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3):4.
[2]耿亮亮.基于微课的初中物理教学探究[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425-426.
[3]高北.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20(05):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