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张小琴
[导读]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保障。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初中生有着重要意义,道德教育能从思想上保证学校育人的方向,使学生沿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更能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因此,本文关注了初中班级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目的在于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为初中班级道德

张小琴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邵家桥初级中学   贵州  铜仁  565100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保障。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初中生有着重要意义,道德教育能从思想上保证学校育人的方向,使学生沿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更能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因此,本文关注了初中班级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目的在于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为初中班级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12-01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主题内容单一
        200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就目前而言,学校主要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活动以推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但是在德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暴露了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活动内容单一。
        无论是通过文化长廊或主题班队会等任何一种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其主要内容均与爱国主义有关。在文化长廊里可以看到墙壁上所展示的名人名言60%都与爱国相关,例如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等;除此之外,笔者发现班级组织的班会大多数都是以我的祖国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开展的活动。
        因为,学校德育内容比较单一,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空泛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对初中生形成有效的影响。另外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这种抽象的德育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符,而在学生周边存在的隐性德育内容未能被很好的发掘。
        (二)德育活动设计过于形式化,忽视有效性
        德育活动是以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游戏和实践活动为组织与实施方式,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有些班级的德育活动仅仅是个形式,教师只是采用理论讲授或以教师的经验对学生进行传授,感染力较弱,而作为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活动往往采用的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做的方式,并不能深刻感受体会其中的内容。教师在组织班级德育活动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学生,也不能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漠视学生的想法及感受,对活动中学生暴露出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发觉,对德育活动的主题设计只是照抄照搬,这种德育形式过于盲目,缺乏针对性、有效性。
        (三)认知与行动不符
        奥苏泊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初中大部分学生的良好道德信念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道德意识较弱,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混淆想象与现实,易出现行为与言语的不符。


初中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其他人的行为方式时,知道对与错,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往往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很难把知转化为行。
        二、提高初中班级班级德育活动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师的德育观念
        教师及时更新德育观念,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能力,还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德育活动更有效的开展。
        教师的德育观念正确与否,会对德育活动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笔者认为,作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开放性、主体性的德育观念。所谓正确的德育观念,即要开放视野,从根本上转变单一、封闭的价值取向,还要吸收一切合理的、经过实践证明对我国中学德育建设有益的、有效的内容;在德育形式上,要从根本上改变机械的、呆板的德育活动形式,应是多姿多彩、绘声绘色,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切实把握时代脉搏,联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地考虑学生的自身利益需要,尊重学生、理解与宽容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应注意时的代要求、紧跟着时代的簇新德育内容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化,时代化。
        (二)用心设计德育活动,切实提高德育有效性
        德育活动形式除了传统方式的班会或者思想品德课的讲授,还应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实地体验劳动的辛苦,珍惜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获得的感受,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传统意义上的活动形式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接受。
        初中德育活动的目标设定,不要过高、过大,也不能太空泛,而是要具体化、细致化,从细节着手,例如:在开展绿色环保德育活动的时候,现阶段德育活动目标的设定,往往是: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但是绿色环保意识这一概念太空泛,要具体指出是哪些绿色环保意识,比如说我们现在可以做到的是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花、草、树、木;不浪费纸张;珍惜水资源等等,这些具体的目标概念就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
        (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选择合适的德育活动方式
        学生不但是德育活动的参与者而且还是活动的主体,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在德育活动过程中的引路人,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了问题或者遇到了他们不能够理解的,会向教师寻求帮助;学生的主体性是不分年龄大小的,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人格、需要、情感以及个性自由。
        三、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吃的饱,穿的暖,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随之,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也越来也越高了,不仅希望他们成绩优异而且还要多才多艺。教育部门对中学阶段的教育也很重视,社会上的家长也很关注。除了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关注孩子的德育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兆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 2019.
[2]张传俊.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考试周刊, 2019, 000(012):114-114.
[3]贺燃燃.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