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一课一收获 段妞妞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1期   作者:段妞妞
[导读] 对于绝大多数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语文学科中的作文是一项比较艰巨的挑战。为了帮助学生放下畏难心理,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课的设计与讲授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写作水平和心理感受,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仿写中逐步获得写作的实用技巧,并运用到实际的整篇作文创作中。

段妞妞    湖北省十堰市龙门学校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对于绝大多数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语文学科中的作文是一项比较艰巨的挑战。为了帮助学生放下畏难心理,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课的设计与讲授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写作水平和心理感受,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仿写中逐步获得写作的实用技巧,并运用到实际的整篇作文创作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学生主体;写作技巧;课堂成文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079-01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目标为“热爱生活,热爱写作”,那么,如何通过两节课的作文教学促成学生达到这一学习目标呢?本人在实际构思与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尝试与思考。
        一、分解大目标,逐层来推进
        鉴于“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个宏观的课题,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亟需将这个大目标进行适当的分解。基于学生的前期所学和生活经历,我将这次作文课的大目标分成了以下几个小目标:(1)学会热爱自然,关注自然,用心感受大自然的景物变化,并从已学名家名作中借鉴写作方法;(2)用心感受校园生活,捕捉生活中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融情于景,记录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二、充分利用教材,直观感知生活
        为了让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到作文课堂的学习中,我精心挑选了教材中的极具代表性的句段,来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思考、小组交流中发现课文的写景、抒情技巧;并激发学生在直观感知校园风景与人情中,学会运用。具体的思路可以分为两大步骤:
        1、观赏自然,发现美的风景
        我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赏读第一组课文例句(朱自清《春》一文中描写春草、春花的两个语句,老舍《济南的冬天》中写雪光、雪色、雪态的语句)来启发学生发现春天的青草、鲜艳的桃花、杏花、梨花、绿叶,冬天的白雪、枯黄的草等景物的色彩之美;再引导学生仔细观赏校园秋天的各种景物图片,来发现校园秋景之美的色彩。学生的回答内容很是丰富:有蓝天、白云、红黄相间的落叶、淡黄的桂花、暗红的枫叶、飘扬的红旗、高大的红砖白墙教学楼等。
        接着,师生共同赏读第二组课文例句,来引导学生领悟作家描绘景物的修辞之美。学生很快就能发现“比喻、拟人、排比、反复”这些修辞手法,老师顺势提问:“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何好处?”那么,我们能否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来仿写一句,描绘校园美丽的秋景呢?此时,可以给学生计时三分钟,完成一个句子的仿写。学生写完后,给两分钟时间,先在小组内交流,老师再请4至5人面向全班展示。其实,这一环节的练习对学生来说不算难题,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挑战中。
        学会了运用修辞手法写景,我们再来感受名家写景的层次之美。


进入第三组课文例句赏读(如:老舍《济南的冬天》描写雪后小山景色的语段)。读完后,我们来明确: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写景,能够使景物层次分明,多角度展现其特点。然后鼓励学生尝试着把自己看到的秋景写出层次感,可以在上一环节中所写句子基础上再写两句,而后标明先后顺序,组成层次鲜明的景物画面。完成后,再来给学生两分钟时间交流,展示练笔成果。至此,我们可以小结一下从课文中学到的几招写景技巧:绘色彩,用修辞,讲层次。
        2.热爱生活,记录美好的人情
        徜徉在如诗如画的风景中,人物必将神清气爽。我们可以先赏读课文中的人情美(如:朱自清《春》中的迎春图语句)。学生在朗读思考后可以感受语句中人物热爱自然、生活的情感与积极向上、满怀希望的生活态度。因此,我们可以提升认识:描写景物不应仅仅停留在景物表面,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还要在景中寄托自己美好的情感态度。
        于是,我带领学生来探索校园中的人情美。七年级学生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这其中一定有难忘的、美好的相识瞬间。在展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活动图片时,我再加以启发:“或许是一次热情的校园接待,或许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开学典礼,或是一场竞争激烈的就职演讲······”而后给学生们五分钟的时间思考与交流,碰撞出记忆的火花。学生们交流地特别欢快、投入。待小组代表起来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后,教师板书富有正能量的人物和事件,如:同学的乐于助人、积极向上、勇于承担;老师的和蔼可亲、勤劳敬业等等。
        三、赏读优秀范文,借鉴写作技法
        如何把我们所发现的校园中美好的人与事融入到美丽的秋景中呢?我们来从一篇优秀习作《九月校园》中去阅读和探究吧!课堂上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自主阅读一篇800字以内的优秀范文,而后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讨论自己发现的写作技巧,展示后老师再进行小结:(1)可以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适当描写校园的秋景,正好形成首尾呼应;(2)在景物的描写中来体现全文的感情基调;(3)同一景物还可以多次出现在文章的不同地方,从而起到营造氛围的效果。
        学生探究出写作技巧后,即可运用本节课所学技法--借景抒情,来记录自己眼中美好的瞬间。教师当堂计时15分钟,鼓励学生练习三百字以内的短文创作,题目可设为《校园秋事》。在学生写作时,教师要适时地巡回查看学生的写作速度和技法运用的情况。在学生展示作品时,教师要鼓励全班同学认真倾听,精准点评。实践表明,很多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确学会了融情于景的写法。
        四、一课一收获,作文成体系
        通过本堂作文课的讲授与总结,本人有以下几方面的感想:现在的初中作文教学,第一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要敢于放手,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去思考、交流、展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第二还要注意限时训练,培养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的习惯;第三是需要考虑好教材的梯度问题,参照教材中的作文课题编排要求来逐步解决作文教学的难题;第四是初中写作课的方向,应该要达成由片段训练走到课堂成文的目标;第五要培养学生形成学会观察、学会审美、学会表达的习惯,一课一得,最终形成一个完整而成熟的作文训练体系。当然,要达到这一目标,离不开整个备课组,抑或是大教研组的分工协作,共同努力。
        愿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越干越扎实,越走越长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